第1章

第一章:茶馆传呼与古籍疑云

雾都的初秋总带着挥之不去的潮气,老茶馆的木质桌椅沁着凉意,桌角还沾着清晨未干的露水。夏晓星蜷在靠窗的藤椅里,指尖摩挲着林屿送的齿轮音乐盒——盒身是用废弃机床零件打磨的,齿轮咬合处刻着极小的“晓星”二字,拧上发条,《名侦探柯南》的旋律便伴着金属摩擦的轻响流淌出来,像极了林屿说话时温吞却坚定的语调。

旋律刚落,腰间的摩托罗拉传呼机突然“滴滴”震动起来,打破了茶馆的宁静。她指尖划过黑色机身,按亮屏幕,父亲夏卫国的信息带着一贯的简洁:“雾都博物馆,古籍失窃,现场留‘墨痕密码’,速来。”

“又有案子了?”林屿的声音从对面传来,他正低头对着餐巾纸涂涂画画,厚框眼镜滑到鼻尖,露出镜片后专注的眼睛。听到传呼声,他慌忙推正眼镜,手里攥着一张画满线条的草图——那是他刚听说“墨痕密码”时,凭着记忆画的“墨痕解码器”雏形,纸上还沾着一点没擦干净的钢笔墨水。

他今天穿了件挺括的浅蓝色衬衫,领口系得一丝不苟,脊背挺得笔直。虽然比夏晓星矮半个头,站在她身边时却透着工科生特有的踏实感,半点没有佝偻猥琐的模样。夏晓星总说他“穿得像要去考试”,林屿却只是红着脸辩解:“这样……方便装工具。”衬衫内袋里,确实藏着他连夜改好的微型放大镜和墨色检测试纸。

“走,去博物馆。”夏晓星“啪”地合上音乐盒,塞进战术包——那是林屿用帆布和旧皮带改造的,侧面缝着三个暗袋,分别装着紫外线钢笔手电筒、磁吸指套和迷你撬棍。她起身时拎起搭在椅背上的黑色工装外套,衣摆扫过地面,露出鞋底藏着的防滑纹路——这也是林屿的“杰作”,说是“跑现场时不容易摔跤”。

林屿立刻收起草图,快步跟上,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:“我查过雾都博物馆的馆藏,最近有本清代孤本《雾都旧闻录》在展出,据说里面记了不少道光年间的悬案,会不会和失窃的古籍有关?”他语速比平时快了些,显然对“古籍+密码”的组合充满兴趣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衬衫口袋里的墨色检测试纸。

两人刚走到茶馆门口,就被一个圆乎乎的身影拦住了去路。张晓晓怀里抱着两袋刚出炉的肉包,脸颊被热气熏得通红,额前碎发沾着汗珠,看到他们就兴奋地挥挥手:“晓星姐!林屿哥!可算等到你们了!我爸说博物馆那边围了好多警察,连警戒线都拉起来了!”

张晓晓的父亲是博物馆的保安队长,消息永远是最灵通的。她三步并作两步跟上,一边啃着肉包一边含糊地说:“听我爸讲,丢的就是那本《雾都旧闻录》!昨天刚从省图书馆借过来,还特意安排了研究员看着,结果今天一开门就没了!展柜锁被撬了,就留了张写着字的宣纸,技术队的人都围着那张纸转圈呢!”

夏晓星挑眉,脚步没停:“刚借就丢,是早有预谋。”她转头看向张晓晓,“你爸说没说,负责看守那本书的研究员是谁?”

“是周明远周叔!”张晓晓立刻回答,肉包渣掉在衣服上也不在意,“周叔在博物馆干了快三十年了,对古籍特别上心,《雾都旧闻录》还是他亲自从省图接回来的。今天早上发现书丢了,他差点当场晕过去,现在在休息室待着,我爸说他脸色白得像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