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“略知一二。”林知夏谨慎地回答,递给他一片消毒棉片,“用这个清洁伤口,能防溃烂。”

男子接过棉片,好奇地观察着:“此物非凡品,姑娘非寻常人吧?”

林知夏心中一凛,面上却保持平静:“家父曾是郎中,留了些药材给我。先生如何称呼?”

“鄙姓陈,名弘远,原是本县教谕。”男子苦笑,“衙门裁员,又逢大旱,只好随流民南下谋生。”

林知夏知道教谕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,是有学问的人。她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念头——如果要在这里生存并帮助他人,她需要盟友,而这位陈先生可能是合适人选。

“陈先生可曾想过,我们不能一直逃荒?”林知夏试探着问,“应该有办法自救。”

陈弘远眼神一亮:“姑娘有何高见?”

林知夏正要回答,突然被一阵骚动打断。原来是一群难民发现了一具刚断气的尸体,正在争抢分割。林知夏胃里一阵翻腾,几乎呕吐。

“人间地狱不过如此。”陈弘远叹息道,遮住她的视线,“姑娘切勿直视。”

就在这时,林知夏看见一个瘦小的男孩躲在岩石后,手里紧攥着半个馒头,那馒头竟被鲜血染红了大半。男孩惊恐地看着争抢人肉的人群,悄悄退后,消失在乱石堆中。

人血馒头!林知夏想起鲁迅笔下那个著名的意象,此刻活生生出现在眼前,让她既恶心又心碎。

接下来的三天,林知夏与陈弘越走越近。她发现这位前教谕不仅学识渊博,而且心怀苍生,对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深感失望,但又苦无出路。

林知夏谨慎地透露一些现代农业知识,声称是“祖上传下的农书所载”。陈弘远惊讶于这些闻所未闻的种植技术,但并未怀疑,只当是某本失传的农学著作。

第七天,他们到达巡按大臣承诺发放赈灾粮的县城。只见城墙高耸,守卫森严,城外聚集了上万难民,却无一人获准进城。

午时三刻,城楼上出现几个官员模样的人,宣布因“流寇逼近”,县城戒严,赈灾粮推迟发放。难民们顿时哗然,向前拥挤。守军立即放箭,射杀数十人,场面一片混乱。

“果然如此。”陈弘远咬牙切齿,“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赈灾!”

林知夏心沉到谷底。她意识到,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