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每次侍寝过后,皇上总会差他的心腹大太监送来一碗避子汤,亲自盯着我一口不剩地喝下去;

可我还是有孕了;

太医颤声贺喜的那刻,太后手里的佛珠啪地一声断了; 我也懵了,脑子里一片空白——那药,难道竟是白喝了?

抬眼觑见皇上冰冷的眉眼,我心里一颤,顺势跪倒,小心翼翼地试探: “臣妾身子一直不大稳妥,只怕…只怕是留不住这个孩子,不如…早些做打算?”

谁知话音未落,皇上竟骤然变了脸色;

(1)

坊间早有传言,这大周的江山,名义上姓楚,实际上姓林;

没错,正是我出身的这个林氏;

家父官拜镇国大将军,早年随先帝北伐南征,护驾之功数不胜数;

先帝赏下的丹书铁券,家里多到能摞成小山;

我时常暗自揣测,怕是先帝也想不出什么新鲜赏赐,才反复赐下这同一件物事,敷衍我家老爷子;

按理说,父辈已经荣极一时,我们这一代本该学着藏锋守拙;

奈何我那几个哥哥,偏偏一个比一个出众;

长兄执掌禁军,二哥任职户部侍郎,三哥则是翰林院首席学士;

个个都是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,一步步挣得今日地位;

最“不成器”的倒是四哥,无心仕途,只道要做点小本买卖;

谁知生意越做越红火;

四哥曾笑言:“在这大周境内,但凡能赚钱的营生,多少都与我林家有关”;

我只当他是说笑;

直到某年黄河泛滥,朝廷开仓放粮,父亲让四哥筹措的物资,竟比国库拨发的还多;

我这才信了;

至于我,我是爹娘连得四子后,焚香祷告多年才求来的女儿;

自小被全家捧在掌心,千般呵护;

出生那日,先帝连下两道圣旨:一道册封我为永宁郡主,一道指定我为太子妃,只待及笄便可母仪天下;

谁知父亲只接了第一道旨,第二道却硬是推拒了;

(2)

父亲态度坚决,要为我招婿入赘,绝不让独女踏入宫门;

先帝震怒,父亲足足用了三面铁券,才将此事平息;

可谁又能料到,婚约虽废,先帝驾崩,我却偏偏对登基的新帝——那位曾被父亲回绝的太子情根深种,一心非要入宫;

父亲拗不过我,只得向皇上进言;

不料那皇帝竟摆起谱来,说什么至多许我贵妃之位,中宫之位需留予他的“心上人”;

虽然他眼下根本没有什么心上人;

即便有,量他也不敢轻易立后;

毕竟,我林氏在朝中的分量,他心知肚明;

他这般表态,不过是仗着我倾心于他,便自抬身价罢了;

撇开家世不提,我自认才貌双全;

父亲常说:“除非是睁眼瞎,才会不识我女儿这般明珠”

后来我才明白——皇帝是真的瞎;

别问我为何知晓,因我是重生归来之人;

上一世,我整整十年青春尽付深宫,最后枯寂离世;

皇帝的“瞎”,不在于不爱我,而在于他谁也不爱!

举国上下,佳丽如云,竟无一人能入他眼;

直至我薨逝,中宫之位仍虚空以待;

说来也怪,前世我并无什么血海深仇,也无太多执念,不知怎的就重活了这一回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