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“这是啥?”我愣住了。

“钥匙。”我爸说,“还有房本。”

他把那些本子,一本一本,在我面前摊开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》。

地址:东城区XX胡同3号院。

地址:西城区XX胡同7号四合院。

地址:……

一本,两本,三本……我数不清了。我只知道,那些在新闻里,动辄以“亿”为单位计算的四合院,现在像一堆不值钱的废纸,堆在我这碗吃剩下的面条旁边。

我彻底傻了。我指着那些房本,又指了指我爸身上那件还没来得及脱下的环卫工服,舌头都打结了:“这……这……爸,你……”

“哦,扫大街是我的工作。”我爸说得理所当然,还拍了拍衣服上的土,“人总得找点事儿干,闲着难受。再说了,这活儿清净,还能锻炼身体。”

我的世界观,在这一刻,被他手里那把扫帚,扫得稀碎。我一直以为我们家是贫困户,我爸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和扫大街的补贴过日子。我拼了命地在大城市挣钱,就是想让他过上好日子。结果,我才是那个家里最穷的。

我爸看着我震惊的样子,笑了笑,给我倒了杯茶:“默啊,爸一直没告诉你,是怕你没了奔头。钱这个东西,能让你站起来,也能让你跪下去。爸希望你,是站着那个。”

我端起茶杯,手还在抖。这天晚上,我失眠了。我躺在硬板床上,看着窗户上糊的报纸,脑子里全是那些红色的房产证。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笑话,一个天大的笑话。

3

接下来的几天,我过上了梦游一般的生活。

我爸照样天不亮就起床,穿上他那身橘黄色的工服,骑着他那辆二八大杠,出门扫街去了。而我,就在院子里,对着那堆能让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疯狂的房本发呆。我试着给我爸算了一笔账。十套四合院,哪怕是最小的一套,市价也得九位数。我爸,陈大海,一个扫大街的,是京城隐形首富?这事儿说出去,谁信?

我开始帮我爸处理一些“杂事”。比如,去收个房租。租客们都叫我爸“陈大爷”,客气得不得了。他们有的是开酒吧的文艺青年,有的是搞工作室的艺术家,还有的是拖家带口的老北京。没人知道,他们口中这个和蔼可亲的“陈大爷”,是他们的房东。他们都以为,我爸是胡同里的热心肠,义务帮那个“神秘的房东”跑腿。

我爸的生活哲学,简单到令人发指。他说,人活着,就图个踏实。房子再多,睡觉也就一张床。钱再多,吃饭也就三碗饭。他喜欢扫大街,因为每天看着胡同里干干净净的,他心里舒坦。他喜欢跟街坊邻居聊天,因为那有人情味儿。

我渐渐理解了他。但我还是无法平静。我脑子里,总是会闪过李曼那张冰冷的脸,和那间压抑的、让人喘不过气的办公室。我输掉的,不只是一份工作,还有我十年的青春和尊严。这口气,我咽不下去。

就在我思考着是该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包租公,还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,一个电话打了进来。是一个陌生的上海号码。

“喂,请问是陈默先生吗?”电话那头的声音,我一辈子都忘不了。

是李曼。

我捏着手机,沉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