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班公交行驶得摇摇晃晃,窗外的路灯在他身上投下断断续续的光影。
他始终保持着那个姿势,一动不动,像一尊沉默的雕塑。不知道为什么,那个身影莫名地吸引了我多看了几眼。
是一种孤独感?
还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颓唐气质?
我说不清。
实际上,我不经常出没在这条路线上,偶尔有一次加班很晚没开车,很累很累,就搭乘了这趟车,而在遇见沈秋邻后的每一天,
K128的公交站牌总有个女人蹲在那里等人,那个女人就是我。
那次之后,鬼使神差地,我开始留意那趟K128路公交车。甚至有时候并不需要加班,我也会故意磨蹭到那个时间点,开车到附近,然后步行到那个站牌,仿佛在期待着什么。
而令我惊讶的是,几乎每一天,那个时间点,那个穿着连帽衫、戴着口罩的年轻男人都会出现在站牌下。
他并不总是蹲着,有时是靠着广告牌,有时是焦躁地来回踱步,但更多的时候,是蹲在站台边缘,指间夹着一支烟,猩红的火点在夜色里明明灭灭。
他是在等人吗?
等谁?
为什么总是孤身一人?
好奇像一颗种子,在我心里悄然埋下,并且开始生根发芽。
我开始下意识地调整我的下班时间,只为了能“偶遇”他,观察他。这成了我枯燥生活中一个隐秘而略带刺激的习惯。
3 破冰
这一天,他终于跟我说话了。
就这样持续了大概两周后,一个同样微凉的夜晚。我照旧站在站台的另一端,假装看着公交车来的方向,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锁定着他。他那天似乎有些不同,比平时更加焦躁,烟一支接一支地抽。
忽然,他掐灭了烟蒂,径直朝我走了过来。
我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,赶紧转开视线,假装专注地研究站牌上的线路图。
“那个……”他的声音隔着口罩传出来,有些低沉,带着一点沙哑,却意外地不难听,“你好。”
我猛地转过头,脸上努力维持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疑惑:“嗯?你在叫我吗?”
他点了点头,那双露在外面的眼睛直视着我,里面不再是漠然,而是带着一种真实的困惑:“我好像……经常在这个时间看到你。你也总是坐这趟车?”
我的脸颊有些发烫,幸好夜色做了最好的掩护。我不知道他这算是搭讪还是真的只是好奇,但这种开场白确实老套得有些可爱,跟他身上那种冷峻又颓废的气质一点也不符。
“嗯……有时候加班。”我含糊地回应,心里的小鼓却敲得震天响。
沈秋邻先是疑惑为什么每天会遇见我,我不知道他是好奇还是搭讪,我都觉得他这种聊天的方式真的很土,跟他的名字一点也不符。
“是吗。”他应了一声,似乎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。沉默在我们之间蔓延,却并不太尴尬。公交车适时地进站了。
我们前一后上了车。车厢里依旧人很少。他犹豫了一下,没有走向后车厢,而是在我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。
“我叫沈秋邻。”他忽然说,眼睛看着前方。
4 钱包
“我叫沈秋邻。”
“啊……你好。”
我有些慌乱地回应,却下意识地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。一种微妙的自保本能让我在那一刻选择了保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