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我抱着那盒画具回到上海,放在客厅的角落里,很久没有打开。

公司的工作越来越忙,加班成了常态。项目经理、产品经理、测试工程师......每个人都在催我。需求不断变更,代码写了又改,改了又删。深夜里,我常常对着电脑屏幕发呆,感觉自己像台人形代码生成器。

二十九岁那年,我买了房。父母拿出全部积蓄,加上我这些年的存款,勉强付了首付。房子在外环外,建筑面积七十平,套内五十多。收房那天,父母特地来看,脸上洋溢着骄傲。

“我儿子在上海买房了!”父亲逢人便说,仿佛这是人生最大的成就。

我开始每月偿还巨额房贷,不敢辞职,不敢懈怠。公司组织架构调整,空降了新领导。新官上任三把火,要求全员写周报,详细记录每小时的工作内容。

我感到自己正在被一点点掏空。

某个加班的深夜,我意外点开了一个名为“人生重来模拟器”的网页游戏。简单的像素风格,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出身、天赋和职业,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。

我创建了一个角色,赋予他艺术天赋,选择成为画家。像素小人在屏幕上画画、办展、成名,最后安享晚年。游戏结束后,显示出一行字:“你度过了充实而精彩的一生。”

我盯着那行字,久久无法移开视线。

第二天,我请了年假。这是工作五年来第一次休长假。领导不太情愿地批了假,叮嘱我“保持手机畅通”。

假期第一天,我睡到自然醒,然后无所事事了一整天。第二天,我打开了赵老师留给我的画具盒。里面除了颜料画笔,还有几本速写本。我翻开第一本,是赵老师的风景写生。翻到最后一本时,我发现里面夹着一封信。

“林凡: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,说明我已经不在了。不要难过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辰。 我记得你很有天赋,尤其是对光影的把握,非常敏锐。这些年,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消息,知道你成了程序员,生活安稳。这很好,生存从来不是容易的事。 但我总觉得可惜。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见世界的色彩,更少有人能够把看到的色彩表现出来。这是一种珍贵的天赋,如果你还在画画,请不要放弃;如果已经搁笔,不妨重新拾起来。 人生不长,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吧。 赵”

信纸已经泛黄,墨迹也有些晕开。我坐在客厅地板上,反复读了好几遍,直到夕阳西斜,房间暗了下来。

假期的剩余时间,我开始画画。起初只是随便涂鸦,后来越来越投入。我画窗外的天空,画楼下的流浪猫,画记忆中的故乡。画得很差,但很快乐。

回公司上班后,我继续每天加班写代码,但会在睡前画半小时速写。周末则整天泡在画室里——我把小卧室改造成了画室。母亲打电话来问我相亲的事,我说最近工作忙,推掉了。

三十二岁那年,互联网行业迎来寒冬。公司开始裁员,我们部门裁掉了一半。留下的人工作量翻倍,工资却冻涨了。领导天天给我们打鸡血,说“危机就是转机”,但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疲惫和焦虑。

某个周五的晚上,项目上线出了重大故障,整个团队被迫通宵抢修。凌晨四点,问题终于解决,大家瘫在工位上等天亮。项目经理点了奶茶,给我们每人一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