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里装着那本日记。
风突然大了,卷起地上的尘土,迷了她的眼。
再睁眼时,那两个黑西装已经朝她走过来,脚步很重,踩在碎铁轨上,发出“咔嗒咔嗒”的响,像极了祖父说过的“火车进站前的预警声”。
2 怀表之谜
林小满几乎是逃进老站的值班室的。
值班室在站台尽头,铁皮屋顶漏着风,墙上钉满了泛黄的铁路时刻表,最上面那张是1952年的,用红笔圈着“C城—金陵”的班次。
她反锁上门,背靠着门板喘气,心脏跳得像要撞破肋骨。
帆布包里的日记硌得慌。
她掏出来,蓝皮封面已经磨出毛边,封面上是祖父的字迹:“鹤年,民国二十一年记于C城”。
她翻开首页,那个熟悉的符号跳出来。
像个“Y”,一竖朝南,一竖朝北,底下写着“南北界,密码本”。
内页全是加密的数字,比如“3-15,南3北1”“5-2,米面”,还有些画着铁轨和河流的简图。
唯独夹着张褪色的黑白照片,边缘卷了角。
照片里有两个人,左边的是年轻的祖父,穿工程师制服,戴圆框眼镜,笑得腼腆。
右边的男人穿列车长制服,肩宽背厚,手里攥着块怀表,表盖朝镜头,能看清“津浦1932”的刻痕。
这两个人,站在C城老站的站台上,背景是一列闷罐车,车身上用白漆写着两个字:“军火”。
林小满的手指抚过照片里的列车长,突然想起老工人的话。
1932年丢了个列车长。
难道……骸骨就是他?
“铁轨是直的,但路是活的。”
祖父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来。
那是她十岁那年,祖父带她去C城站看火车,蹲在铁轨旁教她认方向。
“C城是南北分界,H河分南北,铁轨也分。你看这铁轨的接缝,朝南的缝宽,朝北的窄,因为南边潮,木头枕木会发胀……”
“怀表时间,停在3:15。”
她猛地想起刚才摸到的那块怀表。
祖父的怀表也停在3:15,他说“时间这东西,有时候是密码,有时候是记号”。
她翻开日记,找到写着“3-15”的那页,下面跟着一串数字:“南3北1,米5面2”。
3:15,时针指3,分针指15——15除以3是5,15除以7.5是2?
不对,祖父说过“C城的密码,要对着C城的东西解”。
“南3北1,米5面2”——南和北,米和面。
C城是南北分界,最有名的说法就是“南米北面”。
她突然想起老城区的那家“张记干扣面”,招牌都掉漆了,却还挂着块木牌,写着“南米北面,百年老味”。
那是祖父生前最爱去的面馆。
他总说“张记的辣油好,南椒北炼,够味”。
林小满把日记和照片塞回包里,抓起相机就往门外走。
值班室的门刚开条缝,就看见那两个黑西装站在不远处,背对着她抽烟,烟头的火在风里明灭。
她赶紧缩回来,绕到值班室的后窗。
窗户对着条窄巷,巷口停着辆三轮车,车夫正打瞌睡。
“师傅,去老城区张记干扣面。”
她跳上三轮车,声音还在发颤。
车夫“哦”了一声,蹬着车穿过拆迁区。
车把上的铃铛“叮铃叮铃”响,和祖父怀表的滴答声重叠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