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小满回头看,老站的站台已经被施工布盖了起来,那两个黑西装还站在布帘外,像两尊黑石像。
她摸出祖父的怀表,打开表盖。
表盘上的指针停在3:15,表芯里的齿轮生了锈,却还能看出刻着的小字——“鹤年造”。
祖父年轻时在铁路工厂当学徒,这表是他自己做的。
“3:15,南3北1,米5面2。”
她默念着,突然觉得这不是数字,是坐标。
朝南走300米,朝北走100米?还是指某个地方的方位?
3 南北分界的密码
三轮车拐进老城区的巷弄,石板路凹凸不平,震得她手麻。
巷口的老槐树掉了叶,枝桠上挂着个褪色的灯笼,写着“张记”两个字。
到了。
张记干扣面的门是木门,推上去“吱呀”响。
店里就四张桌子,桌腿都包着铁皮,是防止食客踢坏的老样式。
墙上挂着块镜框,里面镶着张黑白照片。
一群工人举着横幅,站在C城站的站台上,横幅上写着“津浦铁路工人罢工”,下面标着年份:1932。
“来了?”
柜台后传来个声音。
老板张叔正低头揉面,五十岁上下,头发有点卷,手上全是老茧,指关节粗大。
那是常年揉面和握工具磨出来的。
他抬头看了眼林小满,眼睛亮了亮。
“是小林吧?你祖父以前总带你过来,说‘我家小满爱吃甜口的干扣面’。”
林小满愣了愣。
她最后一次来这里是祖父去世那年,算下来快十年了,张叔居然还记得她。
“要加辣油吗?”
张叔把揉好的面扔进锅里,水花溅起来,“当年你祖父来,总说辣油要‘南椒北炼’——南边的辣椒香,北边的油纯,掺在一起才够味。”
“南椒北炼”——这四个字和日记里的“南米北面”突然对上了。
林小满赶紧拉开椅子坐下,从包里掏出那本日记,翻到有“米5面2”的那页,推到张叔面前。
“张叔,您看这个,我祖父写的,‘南3北1,米5面2’,是什么意思啊?”
张叔刚把面捞起来,浇上卤汁,听见这话,手顿了顿。
他看了眼日记,又看了眼林小满的手腕,目光落在那块怀表上,脸色沉了沉。
“你祖父……没跟你说过1932年的事?”
“就说铁轨下面藏着事。”
林小满攥紧了怀表。
“今天老火车站拆迁,挖出来一具骸骨,穿列车长制服,手里攥着块怀表,刻着‘津浦1932’。我看照片,那列车长……好像和我祖父认识。”
张叔把面碗推到她面前,面条上卧着个荷包蛋,卤汁亮晶晶的。
他压低声音:“那骸骨,是当年津浦线的列车长,姓赵,叫赵建国。1932年罢工那阵子,他跟你祖父一起负责一趟军火列车,从C城站开出去,之后就没影了——火车丢了,人也丢了,你祖父被说成‘内鬼’,差点被抓起来。”
“内鬼?”
林小满猛地抬头。
“不可能!我祖父不是那样的人!”
“谁说是了?”
张叔往门口瞟了眼。
“当年我爹是罢工的组织者,跟你祖父、赵列车长都是朋友。他们说那趟火车是‘佯称失踪’,其实是把军火藏起来了,怕被日本人抢走。后来有人想吞了军火,就反咬一口,说你祖父通敌,赵列车长也被人暗算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