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闻:
明代画家唐伯虎(1470—1524)游玄妙观时,对此联反复吟诵,忽拍案笑道:“张天师这是教人‘知足常乐’啊!”他在画作《秋山访道图》上题诗:“玄妙观前读古联,半中真味胜甘泉。多情最是红尘客,总被贪痴误少年。”
三、成都青羊宫“八卦亭”联:吕洞宾的“阴阳”妙语
对联:
“问青牛何人骑去?
有黄鹤自天飞来。”
故事:
成都青羊宫(始建于周代,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)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,其核心建筑“八卦亭”以精巧的木雕和深邃的寓意闻名。亭柱上这副对联,传说是吕洞宾(唐代“八仙”之一)与青羊宫道士的机锋对话所化。
传说吕洞宾云游至青羊宫时,见道士们为“八卦亭”的建造方位争论不休——有人主张坐北朝南(取“坎离”之位),有人坚持坐西向东(合“震兑”之象)。吕洞宾大笑,挥笔题写下联:“有黄鹤自天飞来”,暗喻“道法自然”,方位无需拘泥,顺其自然即可。道士们不解,他又补上联:“问青牛何人骑去?”——青牛是老子(道教始祖)出函谷关时的坐骑,此问意在提醒:大道传承不在形式,而在领悟。
趣闻:
清代学者李调元(1734—1803)游青羊宫时,见此联后注解:“上联问‘青牛’,暗指老子西去化胡;下联答‘黄鹤’,隐喻仙踪无定。吕祖以问答破执,可谓妙绝。”
四、西安楼观台“说经台”联:老子的“大道至简”
对联:
“道贯古今包宇宙;
德参天地贯乾坤。”
故事:
西安楼观台(始建于西周,相传为老子讲经处)的“说经台”是道教圣地,这副对联悬挂于讲经台正殿,相传为东汉道教理论家张道陵(天师道创始人)所题。
据《楼观本起传》记载,老子(李耳)西出函谷关时,应关令尹喜之邀,在此停留七日,讲授《道德经》五千言。张道陵游历至此,见山川形胜,感悟“道”之广大,遂题此联。上联“道贯古今包宇宙”,强调“道”是贯穿时间(古今)与空间(宇宙)的根本法则;下联“德参天地贯乾坤”,则言“德”是与天地并列、滋养万物的根本品德。
趣闻:
唐代诗人李白(701—762)游楼观台时,见此联后题诗:“楼观沧海日,门对紫云山。道为天地本,德是圣贤根。”可见此联对后世文人的影响。
五、武当山紫霄宫“金殿”联:张三丰的“无为”之道
对联:
“树老不知年,问碑碣尚存,太极真传留古篆;
山深难计劫,看松杉犹茂,玄门正法守真诠。”
故事:
武当山紫霄宫(明代皇家道观)的“金殿”内,这副对联传为明代道士张三丰(1247—1458?)所题。张三丰是武当派创始人,主张“内炼成丹,外用成法”,其“无为而治”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道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