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退出系统,清除掉手机里所有的操作痕迹和代理连接记录,然后关机。
夜幕正在缓缓落下,街灯次第亮起。他拉起行李箱,身影融入流动的人群和车灯的光河里,很快消失不见。
·
接下来的三个月,陈默如同人间蒸发。
江城一中奥赛集训队的教室里,林薇占据了最中间、最明亮的位置。她的课桌上堆满了崭新的教辅和打印资料,她时不时会和旁边的人讨论几句,声音轻柔,逻辑清晰,总能引来钦佩的目光。钱明偶尔会背着手过来巡视,看到林薇,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,叮嘱几句“注意身体,别太累”。
没有人再提起陈默。那个曾经在数理方面拥有碾压性天赋、沉默寡言的男生,就像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,连涟漪都迅速平复。他的名字成了某种禁忌,一个“心理素质不佳”、“不堪大用”的反面教材,偶尔被老师用来告诫其他学生要“全面发展”。
与此同时,在地球另一端某个不起眼的临时租住屋里,空气是截然不同的味道。没有喧哗,没有关注,只有机器低沉的运行嗡鸣,以及敲击键盘和书写时发出的极有规律的声音。
陈默坐在一台配置顶尖的电脑前,屏幕幽光映着他毫无波澜的脸。界面上是各种复杂的模拟试题、图形和不断滚动的数据流。旁边摞着的演算纸已经堆得很高,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公式,字迹凌厉而清晰,如同刻印。
他参加线上模拟测试,系统评分每一次都是恐怖的满分,排名如同火箭般蹿升,迅速引起了一些隐秘圈子的注意和议论。但这个名为“Mo Chen”的考生,除了一个注册地和成绩单,没有任何多余信息。
偶尔,电脑右下角会弹出一些邮件提醒,来自某些世界顶尖学府或研究机构的试探性联系,语气热切。他只是扫一眼标题,便直接标记为已读,并不点开。
他的生活节奏精确得像原子钟:训练,模拟,短暂的睡眠,简单的食物,然后继续。窗外是异国他乡的街景,但他几乎从未留意过。
时间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中,滑向那个既定的交汇点。
·
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日。
江城一中特意组织了高三重点班的学生集体观看线上直播,巨大的投影屏悬挂在教室前方。钱明也端着一杯茶,坐在教室后排的“特邀嘉宾”位子上,脸上带着矜持的期待。
直播信号来自海外,画面精致,气氛热烈。主持人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赛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。镜头扫过观众席,各种肤色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。
“快看!是林薇!”教室里有人低呼。
镜头果然捕捉到了中国代表队的区域,林薇穿着量身定定的队服,妆容精致,对着镜头露出一个自信得体的微笑,挥了挥手。教室里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羡慕的赞叹。
钱明满意地啜了口茶,微微颔首。
比赛正式开始,题目难度堪称变态。镜头偶尔扫过选手们,大多眉头紧锁,额角见汗。林薇的表情也失去了最初的从容,显得有些紧绷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就在比赛临近结束,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结果,以为大局已定时,直播的主画面突然切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