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晚,陈默守在病床前,握着小雅的手,告诉她这三个月发生的一切琐事——同事的笑话,朋友的婚礼,他甚至尝试过的烹饪灾难...小雅时而微笑,时而落泪,但始终紧握他的手。
深夜,小雅睡着后,陈默轻轻抽出手机,开始联系国内的专家朋友,发送小雅的病历资料,寻求第二意见。他不管时差,不管是否打扰,他必须为小雅争取每一丝希望。
黎明时分,一位国内顶尖脑外科专家回电:“陈默,我看过你女友的病历了。法国这边的治疗方案已经很先进,但我知道美国有一个新研发的辅助疗法,可能将成功率提升到百分之五十。”
“百分之五十...”陈默重复着,心中燃起希望,“怎么才能得到那种治疗?”
“我认识研发团队的负责人,可以帮你联系。但需要尽快,最好在手术前开始治疗。”
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,陈默几乎没合眼。他联系美国团队,安排药物紧急运送,与法国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。语言障碍、 bureaucracy、时间紧迫...每一步都困难重重,但陈默毫不退缩。
小雅看着他为自己奔波,眼中既有感动又有担忧:“默,如果太麻烦...”
“永远不麻烦,”陈默坚定地说,“你是我的爱人,记得吗?无论健康疾病...”
小雅微笑了,七年前他们的誓言,他依然记得。
手术当天早晨,美国辅助治疗的药物及时送达。陈默在小雅被推入手术室前紧紧拥抱她:“记住,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共同面对。我等你出来。”
小雅点头,眼中虽有恐惧,但更多是平静和勇气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