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1 墨韵长安

序章 墨韵长安

长安城的清晨,阳光还未完全驱散薄雾,西市已经热闹起来。胡商的驼队缓缓穿过街道,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,空气中弥漫着香料、烤饼和墨汁的混合气息。在这繁华背后,一个瘦削的身影正蜷缩在"墨韵斋"的角落里,手指因常年握笔而布满薄茧,眼神却锐利如鹰。

沈砚,十九岁的画工,正专注地在一张宣纸上勾勒着市井百态。他的画笔游走间,一个老妇人因赋税过重而哭泣的场景跃然纸上。这已是他今天完成的第五幅画,每一幅都记录着这个盛世之下的隐忧。腰间那方旧砚台是他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,也是他坚持画下去的动力。

"又是这些乱七八糟的画,谁会买啊?"墨韵斋的掌柜从沈砚身边走过,不屑地瞥了一眼画纸,"你要是能画些富贵吉祥的,早就不是个贱籍了。"

沈砚没有抬头,只是轻轻叹了口气。他知道自己的画不会有人买,但他无法停止画这些真实的东西。父亲曾告诉他,画笔应该记录真相,哪怕真相令人不安。

就在这时,一个身着绯色官袍的年轻人在墨韵斋前驻足,目光被沈砚的画作吸引。那人丰神俊朗,举止沉稳,眼神中却藏着一丝对现实的失望。他站在那里看了许久,最终走进店内,拿起沈砚刚刚完成的那幅画。

"这幅画,我买了。"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沈砚抬起头,第一次看清了这位官员的面容。

买完画后,官员深深看了他一眼,转身离去。

掌柜恭敬地送走官员,回来又对沈砚一阵冷嘲热讽。

沈砚不知道,这次与官员相遇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,也不知道自己的画笔即将成为一把刺向权力中心的利剑。

2 流民图

新一天,沈砚的手指在宣纸上轻抚,感受着纸张的纹理。清晨的阳光透过墨韵斋的窗棂洒进来,照在他清瘦的面容上。他今天要画的,是昨天在城外看到的一幕——一群流民因土地被兼并而背井离乡,老弱妇孺蹒跚前行,眼中满是绝望。

"沈砚,掌柜叫你。"一个学徒推了推他的肩膀。

沈砚放下画笔,整理了一下粗布青衫,走向后堂。掌柜正坐在太师椅上,手里把玩着一串念珠。

"听说你昨天又画了那些'不吉利'的东西?"掌柜眯起眼睛,"我警告过你,这种画只会惹麻烦。"

沈砚低头不语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砚台。

"算了,反正也没人买。"掌柜挥挥手,"今天有位大人物要来,你最好躲远点,别丢了我的脸面。"

沈砚点点头,回到自己的角落。他继续画那幅流民图,笔触间带着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。他不知道,自己笔下的每一笔,都在记录着这个盛世背后的真相。

午后,墨韵斋果然来了一位气度不凡的客人。沈砚抬头一看,正是前几天买他画的那位绯袍官员。这次,他身边还跟着几位随从。

"这位就是沈砚?"官员问道,目光落在沈砚的画作上。

掌柜连忙点头哈腰:"是的,大人。不过他只是个贱籍,画技粗浅,不值得大人关注。"

官员没有理会掌柜,径直走到沈砚面前,拿起那幅未完成的流民图。"画得很好,很有力量。"

沈砚惊讶地抬头,第一次看清这位官员的面容。他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,眼神中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