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在下苏瑾,字明远。"官员自我介绍道,"我在吏部任职,对有才华的人总是格外关注。"
沈砚连忙行礼:"小民沈砚,字知白。"
苏瑾仔细端详着画作,突然问道:"你为什么总是画这些...不讨喜的东西?"
沈砚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决定说实话:"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。盛世之下,仍有苦难。画笔应该记录真相。"
苏瑾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:"有意思。你知道吗,我父亲常说,真正的艺术应该像一面镜子,照见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。"
就在这时,外面传来一阵骚动。几个衙役闯进墨韵斋,为首的正是当地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员。
"谁在这里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?"那官员厉声喝道,目光扫过沈砚的画作,"这是在诽谤朝廷!"
苏瑾眉头一皱,挡在沈砚面前:"王大人,这是何意?"
那官员见到苏瑾,态度立刻软了下来:"原来是苏大人。下官只是例行公事,这些画作有煽动民众之嫌。"
"不过是记录所见所闻罢了。"苏瑾冷冷地说,"难道王大人认为,百姓的苦难不该被看见?"
那官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最终悻悻离去。苏瑾转身对沈砚说:"你的画很有力量,但也很有危险。你有没有想过,用这双手做更多的事情?"
沈砚不解地看着他。
"我可以帮你摆脱奴籍,进入画院。"苏瑾说,"但前提是,你愿意继续用画笔记录真相,哪怕这会给你带来危险。"
沈砚的心猛地跳了一下。摆脱奴籍,进入画院——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。但代价可能是更大的危险。
"我愿意。"他听到自己说。
苏瑾笑了:"好,那就这么定了。三天后,我来接你。"
看着苏瑾离去的背影,沈砚知道,他的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但他不知道,这个决定将把他卷入一场怎样的风暴。
3 画院初试
三天后,沈砚站在画院门前,心跳如鼓。他换上了苏瑾送来的新衣,但腰间仍然挂着那方旧砚台——那是他与过去唯一的联系。
"别紧张,"苏瑾拍拍他的肩膀,"你的才华是最好的通行证。"
画院的大门缓缓打开,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墨香。院内,几位画师正在作画,有的描绘山水,有的勾勒花鸟,每一幅都精美绝伦。沈砚不由得感到一阵自卑——他的画从未如此精致华丽。
"沈砚是吧?"一位中年画师上下打量着他,"听说苏大人推荐你入画院?让我们看看你的本事。"
沈砚被带到一间画室,桌上已经准备好了纸笔。他深吸一口气,开始作画。他没有选择传统的山水花鸟,而是画起了西市的市井生活——胡商叫卖、孩童嬉戏、老者下棋,一派热闹景象。
画师们围在一旁,起初还带着审视的目光,渐渐地,他们的表情变了。沈砚的画虽然不够精致,却充满了生命力,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能听到声音。
"有意思,"一位老画师摸着胡子说,"这画中有魂。"
"但太过市井,不够高雅,"另一位画师摇头,"画院的作品应该体现大唐的气派。"
争论声中,一位身着紫袍的官员走了进来。所有人都立刻行礼:"李相。"
沈砚抬头一看,正是当朝宰相李嵩。这位年过五旬的官员面容威严,眼神中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