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司天台,沈砚开始构思这幅画。他决定按照李嵩的要求,表面上画长安的繁华,但在细节中暗藏玄机——比如在热闹的市集中,画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;在富丽堂皇的官邸旁,画几间破败的茅屋。
一个月后,画作完成。沈砚将它呈给李嵩,李嵩仔细端详,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"很好,"李嵩说,"这幅画我会呈给陛下。你做得不错。"
几天后,玄宗果然看到了这幅画,并在朝会上大加赞赏。沈砚因此又得到了一些赏赐,但他的心中却没有喜悦,只有不安。
当天晚上,苏瑾找到了他。
"你那幅画我听说了,"苏瑾说,"听说陛下很喜欢?"
沈砚点点头,将画中暗藏的玄机告诉了苏瑾。苏瑾听完后,脸色变得凝重。
"你这是在玩火,"苏瑾说,"李嵩不是傻子,他迟早会发现你画中的暗喻。"
"但我不能只画虚假的繁华,"沈砚坚持道,"画笔应该记录真相。"
苏瑾叹了口气:"我知道你的想法,但有时候,真相需要用更聪明的方式表达。"
就在这时,外面传来一阵骚动。沈砚和苏瑾走到窗前,看见一队官兵正在搜查附近的民居。
"怎么回事?"沈砚问道。
苏瑾的脸色变得难看:"是李嵩的人。他最近在搜捕那些'散布谣言'的人,其实就是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。"
沈砚感到一阵寒意。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的处境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危险。
"小心点,"苏瑾叮嘱道,"李嵩已经开始怀疑你了。"
接下来的日子里,沈砚确实感觉到有人在监视他。无论他去哪里,似乎都有眼睛盯着。他变得更加谨慎,甚至不敢再画那些记录真相的画作。
一天晚上,他正在司天台工作,突然听到脚步声。他回头一看,是李嵩的心腹——御史大夫崔器。
"沈画士,"崔器面无表情地说,"李相请你去一趟。"
沈砚心中一紧,但还是跟着崔器去了相府。李嵩正在书房等他,面前摆着沈砚之前画的那幅《流民图》。
"这是你的画?"李嵩冷冷地问。
沈砚点点头,手心开始冒汗。
"你知道这种画会带来什么后果吗?"李嵩的声音中带着威胁。
"下官只是记录所见所闻。"沈砚强作镇定。
李嵩突然笑了:"有意思。苏瑾推荐的人,果然不同寻常。"他站起身,走到沈砚面前,"我欣赏你的才华,但不欣赏你的愚蠢。这个朝廷需要的是稳定,不是真相。"
沈砚低头不语。
"不过,"李嵩话锋一转,"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。继续为我作画,但只画我想让你画的。作为回报,我可以保你在司天台的位置,甚至让你获得更高的地位。"
沈砚抬起头,看着李嵩的眼睛。他知道,这是一个交易——用他的画笔,换取安全和地位。
"下官...需要考虑一下。"沈砚最终说道。
李嵩点点头:"好,给你三天时间。但记住,拒绝的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。"
离开相府后,沈砚漫无目的地走在长安的街道上。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:是屈服于权力,保全自己;还是坚持真相,冒险一搏?
5 百官行乐图
三天期限已到,沈砚站在相府门前,心中忐忑。他最终决定暂时接受李嵩的条件,但暗自计划在画作中继续表达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