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"这是在做什么?"李嵩问道。

"回相爷,我们在测试这位新人的画技。"中年画师回答。

李嵩走到沈砚的画前,仔细端详。沈砚感到一阵紧张,手心冒汗。

"画得不错,"李嵩缓缓说道,"但太过关注底层,格局太小。大唐盛世,应该展现的是繁荣昌盛,是歌舞升平。"

沈砚低头不语,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砚台。

"不过,"李嵩话锋一转,"苏大人推荐的人,自然有他的道理。就让他先做个待诏吧。"

画师们面面相觑——待诏是画院最低的职位,几乎等同于杂役。但沈砚已经知足了,至少他不再是贱籍。

"多谢相爷成全。"沈砚行礼道。

李嵩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:"好好干,但记住,画笔应该歌颂盛世,而不是...其他东西。"

李嵩离开后,苏瑾走到沈砚身边:"别灰心,这是个开始。在画院,你能接触到更多机会,也能看到更多真相。"

沈砚点点头,心中却有一丝不安。李嵩的眼神让他感到莫名的不适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沈砚在画院做着最基础的工作——磨墨、裁纸、清洗画笔。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,每天晚上,他都会偷偷画一些记录市井生活的画作。

一天晚上,他正在画一幅描绘城外流民生活的《流民图》,突然听到脚步声。他慌忙收起画作,转身看见苏瑾站在门口。

"在画什么?"苏瑾问道。

沈砚犹豫了一下,还是拿出了那幅画。苏瑾看完后,脸色变得凝重。

"你画得很好,但也很危险。"苏瑾说,"李嵩不会喜欢这种画。"

"为什么?"沈砚不解地问,"这不过是真实的情况。"

苏瑾叹了口气:"因为真相有时候会威胁到某些人的利益。李嵩掌权多年,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揭露他治下的阴暗面。"

沈砚沉默了。他开始明白,自己进入画院,不仅仅是摆脱奴籍那么简单。他的画笔,已经无意中触碰到了权力的敏感神经。

"小心行事,"苏瑾叮嘱道,"但不要放弃。这个朝廷,需要有人记录真相。"

沈砚点点头,看着手中的画笔,第一次感到它不仅仅是一支画笔,更是一把双刃剑——既能记录真相,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。

4 长安十二时辰

沈砚站在司天台的高处,俯瞰整个长安城。自从那幅《流民图》被玄宗偶然看到并赞赏后,他已从画院待诏升为司天台画士,负责绘制天文历法图籍。这个职位虽然不高,却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朝廷机密。

"沈画士,"一位同僚走过来,"李相让你去一趟相府。"

沈砚心中一紧。自从升职后,李嵩对他的态度变得微妙起来,既不像以前那样轻视,也不完全信任。

到了相府,李嵩正在书房等待。他面前摊开着一幅地图,上面标注着各地的赋税情况。

"沈画士,"李嵩抬头看他,"听说你擅长记录市井生活?"

沈砚谨慎地回答:"略懂一二。"

"好,"李嵩指了指地图,"我要你画一幅《长安十二时辰图》,记录长安城一天中的变化。但记住,只画繁华,不画萧条;只画欢乐,不画苦难。"

沈砚明白了,李嵩想要一幅歌颂盛世的画作,用来向玄宗展示他的政绩。

"下官明白。"沈砚低头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