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,是王姐。
「林纾,给你最后一次机会。」她的声音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,「一个亿,买断你手里的所有东西,从此以后,从这个世界上消失。否则,后果自负。」
一个亿。
好大的手笔。
用我的心血换来的钱,再用来封我的口。
我笑了,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。
「王姐,你告诉顾言忱,我不要钱。」
我一字一顿,清晰地说道:「我只要他,身败名裂。」
挂断电话,我看向江哲。
「你听到了。现在,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。」
3
江哲的动作很快。
第二天一早,一篇名为《影帝的“创作”,还是鬼才的“代笔”?》的深度报道,就在《真相一线》的公众号上发布了。
文章没有直接点名,却处处都是线索。
「新晋金鼎奖最佳编剧Z姓影帝」,「获奖作品《觅迹》」,「灵感来源为已故亲人的真实经历」。
文章里,江哲巧妙地放出了一部分我和顾言忱的聊天记录截图,虽然关键信息打了码,但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他还贴出了我手稿的一部分,那上面娟秀的字迹,和顾言忱在公众面前展示的龙飞凤舞的签名,截然不同。
最绝的是,江哲在文章末尾,抛出了一个问题。
「Z姓影帝曾在采访中说,《觅迹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一次去青城山的采风,可据查证,Z姓影帝在剧本创作期间,从未有过青城山的行程记录。那么,那个‘雨夜’和‘哑巴采茶女’的故事,究竟是谁的呢?」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这篇文章,像一颗重磅炸弹,在已经沸反盈天的舆论场里,炸出了一个更深的坑。
之前一边倒支持顾言忱的舆论,开始出现了微妙的松动。
「卧槽?这什么情况?有反转?」
「聊天记录看着不像P的啊……这要是真的,那顾言忱的人设不就全崩了?」
「Z姓影帝,金鼎奖,《觅迹》,这不就是指名道姓顾言忱吗?等一个后续!」
顾言忱的粉丝们疯了,他们涌入《真相一线》的评论区,疯狂地谩骂、举报。
说江哲是为了博眼球,恶意造谣。
说那些证据都是P的,是为了蹭顾言忱的热度。
但这一次,他们的控评,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因为,有理智的路人,开始下场分析了。
「我学过笔迹鉴定,文章里的手稿字迹,和顾言忱的字迹,确实不是同一个人。」
「我查了,顾言忱那段时间的行程,确实没有去过青城山,他当时在拍一部仙侠剧,根本没离开过横店。」
「细思极恐,如果抄袭是真的,那这个林纾也太惨了,被偷了作品,还要被网暴……」
我看着手机上风向的转变,紧绷了几天的神经,终于有了一丝松懈。
江哲的电话打了过来。
「感觉怎么样?」他听起来心情不错。
「还行。」我说,「接下来呢?」
「接下来,就等顾言忱出招了。」江哲的声音沉了下来,「他不会坐以待毙的。林纾,你要做好准备,真正的硬仗,才刚刚开始。」
我明白他的意思。
我们现在抛出的,只是开胃菜。
顾言忱如果想彻底翻盘,就必须拿出更有力的证据,来证明自己的清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