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间里坐着三个人。中间是一位气场强大的中年女性,介绍是项目部王总监;左边是一位头发花白、戴着厚眼镜的老者,李首席技术官;右边则是一位看起来精干瘦削的年轻人,张经理。
面试开始了,问题比AI更加深入和棘手。
王总监更关注综合能力:“你为什么认为你能胜任这种高压且高风险的工作?”“你如何处理客户对‘未来药物’的恐惧和质疑?”“如果穿越后仪器出现故障,你被困在古代,你的应急预案是什么?”
李首席技术官则不断抛出专业问题:“向一个没有微生物概念的古代人解释抗生素的原理,你会怎么做?”“华佗的‘麻沸散’与现代麻醉剂,从成分和作用机制上,你认为有可能结合吗?”“如果客户要求长生不老药,你如何回应既符合法规又不失合作机会?”
张经理的问题最“实在”:“能喝多少?白酒、黄酒、葡萄酒分别什么量?”“如果客户灌你酒,喝到你断片前最后一杯,你打算说什么话维持体面?”“见过血吗?如果客户当场要求你演示外科手术清创术,你敢上手吗?”
我调动了毕生所学和全部情商,结合专业知识、历史知识以及那么一点急中生智,努力应对。说到最后,喉咙发干,后背冷汗涔涔。
突然,王总监身体前倾,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:“刘先生,你的药学成绩并不突出,甚至可以说勉强。你承认你对这个专业缺乏热情。那么,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能向古代精英准确、可信地推销高科技药品?”
我愣了一下,心脏几乎停跳。这是我最致命的弱点。沉默了两秒,我深吸一口气,决定实话实说:
“是的,我承认我本科时对药学缺乏热爱,成绩也不理想。那段时间我很迷茫。但我系统性地学习了四年的药学知识,它的理论基础、药物分类、作用机理,已经构成了我的知识底座。而后来选择古汉语,是我清醒下的选择,我投入了全部热情并做到了最好。”
我顿了顿,鼓起勇气继续:“这个岗位的奇妙之处,就在于它恰好需要这两个似乎不相干的领域的交叉点。我的药学知识足以让我理解产品、解释原理,哪怕不够顶尖,但向非现代医学体系的古代人解释,绰绰有余。而我的古汉语能力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,才是打开与他们沟通之门的钥匙。我认为,对于这份工作而言,‘能让秦始皇听懂并相信阿莫西林能治好他的肺炎’,远比‘在顶级期刊发表一篇关于阿莫西林分子结构优化的论文’更重要。我的价值,就在于我能搭建起这座跨越时空和认知的桥梁。”
说完,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三位面试官面无表情地交换了一下眼神。我的心沉到了谷底。
片刻,王总监微微点了点头:“很好。我们需要的是桥梁,而不是孤岛。”她按了一下桌面,“恭喜你,刘志刚先生,你通过了面试。”
巨大的喜悦冲击着我,让我几乎晕眩。
“但是,”李首席技术官严肃地补充道,“这只是开始。接下来,你需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高强度培训。包括时空安全条例、各类‘分子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