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够了。
散会后,张涛黑着脸第一个冲出会议室,没再看我一眼。
我保存好录音,将“张涛在周会上吹嘘不存在技术细节并被问住”和“张涛因技术问题被问住后恼羞成怒强行打断”两个标签,打入了那个加密的日志文件。
每一次公开的表演,每一次拙劣的窃取,每一次无能的愤怒,都在一点点地增加着那份“礼物”的重量。
我甚至能感觉到,那根弦,正在他越来越浮夸的表演下,越绷越紧。
4.
“磐石计划”像一列看似高速、实则内部零件吱呀作响的列车,靠着惯性向前猛冲。张涛沉浸在“项目进展顺利”的虚假繁荣里,更加频繁地出入高层办公室,汇报他那“卓越的领导工作”。
我则继续在代码和文档的海洋里,一边艰难地执行着那些互相矛盾、漏洞百出的指令,一边像档案馆管理员一样,分门别类地归档着张涛的每一句“名言”和每一个昏招。
平静在一个周三的下午被打破。
公司的核心客户,也是“磐石计划”的首批试用方之一,突然一个紧急电话直接捅到了李总那里。对方的技术总监语气极其不满,指出我们提供的系统模块存在一个严重的底层逻辑缺陷,导致他们测试环境频繁崩溃,数据校验出错。
问题直指核心模块——那个张涛硬塞给我,又不断用他外行的指点修改得面目全非的模块。
李总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张涛座机上,隔着玻璃墙,我都能看到张涛接起电话时瞬间煞白的脸和额头上冒出的细密汗珠。
通话时间很短。挂掉电话后,张涛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从座位上弹起来,猛地冲到我工位前,声音因为惊慌而有些尖利:
“林默!你怎么搞的!客户那边炸锅了!说你做的模块有重大bug!你到底行不行?!”
他的声音很大,整个部门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,瞬间所有目光都聚焦过来。
我抬起头,平静地看着他:“张组长,这个模块的底层架构和几个关键处理逻辑,都是按照您上次会议明确要求的方案实现的。”我特意点出了“您明确要求”这几个字。
“放屁!”张涛彻底慌了神,口不择言,“我什么时候要求了?那是你自己理解错了!现在立刻、马上给我滚去修复!要是因为这个丢了客户,你负全责!”
他甚至不等我回应,立刻又掏出手机,手指颤抖着在公司管理层的小群里发语音消息:“李总您放心!我已经严厉批评了负责的开发人员!是他理解偏差导致了问题!我正在亲自督促他紧急修复!保证最快时间内解决!”
发完语音,他恶狠狠地瞪着我,压低声音威胁:“听见没有?赶紧去搞定!搞不定就卷铺盖滚蛋!”
我看着他那副急于撇清关系、把黑锅扣死在我头上的嘴脸,心底一片冷然。他甚至没问一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。
“我需要查看最新的客户反馈和日志。”我语气依旧没什么波澜。
“给你给你!所有东西都发你!快点!”张涛几乎是吼着把客户邮件转发给我,然后像躲瘟疫一样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,砰地一声关上了门。
我点开邮件,快速浏览着客户描述的异常现象和提供的错误日志。只用了不到十分钟,我就定位到了问题根源——正是两周前张涛强行要求我加入的那个所谓的“性能优化点”,一个完全违背了基础设计原则的骚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