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丈光泉法师说:"灵隐寺的楹联不仅是装饰,更是修行的法要。读懂了这些对联,也就读懂了禅宗的精神。"
八、少林寺:禅武合一的精神传承
嵩山少林寺,素有"天下第一名刹"之称。这里不仅是禅宗祖庭,更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。寺中的楹联,生动体现了"禅武合一"的独特文化。
乾隆赐联
清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乾隆皇帝巡幸中岳嵩山,驾临少林寺。住持贞俊法师率武僧在山门前迎接。
乾隆见武僧们演练少林功夫,龙心大悦。在寺中参观时,见方丈室悬挂一联:
"地在天中,四海名山为第一;
心传言外,十方法教是初元。"
乾隆问道:"此联是何人所作?"
贞俊法师答道:"此联是元代翰林学士李溥光所题。上联说少林寺位居天地之中,为四海名山第一;下联说达摩祖师在此传授禅宗,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。"
乾隆点头称善,来到千佛殿。见殿中地面有48个陷坑,问其缘故。
贞俊法师说:"这是武僧练功时踏出的脚印。千百年来,一代代武僧在此修习少林功夫,日积月累,就在青砖上踏出了这些坑洼。"
乾隆感慨万千,当即挥毫题联:
"少林古刹天地中,禅武传承千载功;
陷坑深深见真谛,佛法无边度众生。"
禅武医道
少林寺不仅以禅武闻名,还传承着独特的少林医道。寺中药王殿有一副楹联:
"医隐托僧寮,药圃茶园,久历岁时沾圣泽;
神庥资福地,慈云法雨,重新殿宇仰真型。"
这副对联记载了少林僧侣"以医弘法"的传统。历史上,少林寺僧侣常常免费为百姓治病,通过医术传播佛法。
1928年,军阀混战,少林寺遭大火,许多殿宇被毁。时任监院的行正法师带领僧众采药行医,筹集资金重修寺院。
行正法师常说:"武术强身,医药救命,禅法明心。这三者都是渡人的方便法门。"他在药王殿另题一联:
"一粒丸丹,济世救人称圣药;
千秋庙宇,禅医传承仰真型。"
国际传播
改革开放后,少林寺开始走向世界。1989年,少林武僧团首次出国表演,在国际上掀起"少林热"。
1995年,美国少林拳法联盟创始人史蒂夫·德玛诺率弟子朝拜少林寺。在寺中的锤谱堂,他看到一副对联:
"效劳社稷,永葆中华男儿志;
除暴安良,传续炎黄子孙风。"
德玛诺激动地说:"这副对联道出了少林功夫的真谛——不是打架斗殴,而是强身健体、保家卫国。"
他请方丈永信法师将这副对联写成条幅,带回美国挂在武馆中。如今,少林功夫已经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现代少林
今天的少林寺,依然保持着"禅武合一"的传统。寺中最新的楹联是2010年永信法师题写的:
"禅宗祖庭,天下功夫出少林;
武林圣地,四海弟子仰中岳。"
这副对联既肯定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和武林圣地的地位,也反映了少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。
每年清明节,少林寺都会举办"武林大会",海内外的少林弟子汇聚一堂,切磋武艺,交流心得。永信法师说:"少林寺的楹联记录着历史,更指引着未来。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,让少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