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寺中的立雪亭,还保留着那副著名的对联:
"禅宗初祖天竺僧,断臂求法立雪人。"
这副对联讲述的是二祖慧可为向达摩求法,在雪地中站立一夜,最终断臂明志的故事。它提醒着每一个少林弟子:修行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牺牲的精神。
九、大相国寺:市井中的净土
开封大相国寺,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,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。这座位于北宋都城中心的寺院,以其"市井中的净土"的独特定位而闻名。
相国霜钟
清乾隆年间,大相国寺的"相国霜钟"被誉为汴京八景之一。每年深秋,钟声特别清越,传闻可传数十里。
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河南巡抚图尔炳阿巡幸大相国寺。听到钟声后,他问住持涵一法师:"这钟声何以如此清越?"
涵一法师答道:"此钟为宋代所铸,钟身铸有《金刚经》全文。钟声清越,是因为钟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,且铸造工艺精湛。"
图尔炳阿来到钟楼,见柱上一联:
"钟声传万里,惊醒世间名利客;
经韵彻九霄,度脱苦海迷路人。"
"好联!"图尔炳阿赞叹道,"此联何人所作?"
涵一法师说:"此联是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所作。刘公曾在大相国寺隐居三年,每日听钟诵经。"
图尔炳阿当即命人取来文房四宝,在钟楼另一柱题写对联:
"百八杵钟声,撞醒痴梦;
五千言经偈,参破禅机。"
市井净土
大相国寺位于开封闹市,自古就有"市井中的净土"之称。寺院山门有一副著名对联:
"世间惟有修行好,天下无如吃饭难。"
这副对联看似通俗,实则深含禅机。上联说修行最重要,下联说生存最实际,体现了佛教既出世又入世的理念。
清道光年间,开封连年灾荒。大相国寺开设粥厂,救济灾民。方丈道静法师在山门另题一联:
"米粥一碗,饱暖饥寒人;
佛号千声,唤醒迷途客。"
这副对联将物质救济与精神救度相结合,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。
文化传承
大相国寺历来是文化重镇。北宋时期,这里就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。苏轼、黄庭坚等人都曾在此留下墨宝。
寺中的藏经楼有一副长联:
"藏贝叶,贮云章,宝阁庄严,长留佛门佳话;
溯宗风,承慧业,祖庭鼎盛,永为法海明灯。"
这副对联记述了大相国寺作为佛教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。寺中藏有大量珍贵佛经,包括宋代《开宝藏》残卷。
2008年,大相国寺重建藏经楼。方丈心广法师特请国学大师冯其庸题写新联:
"万卷藏经,承传千载智慧;
一灯明法,照亮十方众生。"
现代相国
今天的大相国寺,依然保持着"市井净土"的特色。寺院周围是繁华的商业区,但一入山门,便觉清净庄严。
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8年重铸的梵钟。新钟重达12吨,钟声依然清越悠扬。钟楼新悬一联:
"古刹千年,钟声依旧醒尘梦;
新钟一响,经韵长传度众生。"
每年除夕,大相国寺仍会举行敲钟仪式。108记钟声,象征着破除108种烦恼。方丈心广法师说:"钟声是古老的,但每次敲响都是新的。我们要让古老的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