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第六章:逆命改途

柳文昭决意避开京城。他折返南下,欲归故里。途中遇一老道,观其面如死灰,叹曰:“君已被勾名于冥簿,三日内必亡。”赠其一道符,嘱贴胸前。当夜宿山神庙,符纸无故焦黑。梦中,素卿泣诉:“非我害你,实为求公道。当年主考贪赃,黜我文章,反取庸才。我愤而告状,却被诬通奸,活活烧死。今借君之才,代我雪冤。”柳文昭心软,问道:“若我助你,可否免杀?”女鬼点头:“只需你默念‘愿代执笔’,我便不取你命。”他醒来,发现左手已不受控,正书写策论,字字泣血。

第七章:魂断渡口

行至江畔,渡船将启。素卿已在舟中,含笑相邀。柳文昭登船,忽见水中倒影全变——乘客皆无头,尸身腐烂。他欲跳岸,船已离岸。素卿褪去人皮,露出焦骨黑面,哀声道:“最后一关,过此江,魂入考场。”江心突起狂风,乌云蔽月,无数冤魂自水底浮起,皆着儒衫,口吐墨汁,齐诵《四书》。柳文昭抱头嘶喊,老道符咒自怀中飞出,化作金光击向女鬼。素卿惨叫,瞬间灰飞烟灭。船倾覆,他溺水昏迷。

第八章:金榜诡名

三日后苏醒,已至邻县医馆。闻说京中放榜,他挣扎起身打听。榜单之上,竟有“柳文昭”之名,高中二甲头名!他惊骇,亲赴贡院查证试卷,主考官递来答卷——字迹确为己出,但内容全为申冤奏章,痛陈癸酉冤案,末尾血书:“白氏素卿,含冤十九载,今借笔鸣冤,望天子明察。”当夜,皇宫失火,藏档阁焚毁,唯此卷完好无损。皇帝震怒,重审旧案,牵连数十官员落马。

第九章:镜中真相

柳文昭返乡途中,夜宿旧庙。铜镜忽现异象:镜中他笑容诡异,缓缓摘下面皮——竟是素卿容貌。他大惊,砸碎镜子。碎片中每一片都映出不同场景:他写下答卷、他走入贡院、他接受御赐……全是女鬼操控。他终于明白:真正的柳文昭早已死于渡口,如今不过是女鬼以执念塑成的傀儡,借其身份完成心愿。他抚摸脸庞,触感真实,却流不出泪。

第十章:永夜执笔

多年后,边陲小镇私塾中,一先生日夜授课,笔耕不辍。学生常闻他夜半喃喃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……”某夜暴雪,学童偷窥窗内,见先生背身书写,纸上文字不断融化重组,最终显现:“吾名白素卿,冤魂不灭,唯有笔墨可安。”忽闻笔断声脆,先生转头——面容焦黑,双目空洞。烛火熄灭,屋内只余沙沙书写声,持续至天明。次日,人去屋空,唯案上留卷,题为《夜灯录》,扉页小字:“凡有冤屈未申者,执此书可通幽冥。”自此,每逢科考之年,各地贡院深夜常现一盏孤灯,灯下似有一人奋笔疾书,无人敢近。

《夜行录:鬼门试》

第一章·孤灯赴京

寒风卷雪,书生李砚背着竹箧,独行于官道。十年苦读,一朝赴皇城春闱。荒野无村,唯见破庙一座,檐角悬残灯,摇曳如招魂。他推门而入,尘灰扑面,神像倾颓,供桌却摆着一册崭新《春秋》,墨香犹存。忽闻低语:“子非此间人。”回首无人,唯壁影晃动,似有长发垂地。李砚强镇心神,燃起油灯,展卷温书。夜半,灯焰青绿,纸页自行翻动,一行朱批浮现:“汝题已中,但命不至榜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