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·逆旅逢诡
翌日抵驿站,掌柜递来房牌,手冷如尸。客房窗纸破洞,夜窥见庭院立一红衣女子,对月梳头,发长及地,却无倒影。李砚闭目诵经,晨起发现枕边落三根乌发,缠着一枚铜钱,刻“贞元十七年”。查史籍,该年科举停办,主考暴毙。夜梦女子泣诉:“我父为考官,因受贿赐死,我亦被沉井……今等清白昭雪。”醒来,案上多一卷残卷,题曰《冤录》。
第三章·鬼轿入城
皇城将至,忽遇八人抬轿,黑纱垂帷,行速如飞。轿过处草木枯黄。轿夫足不沾地,颈系白绫。李砚避路旁,轿帘微掀,内坐之人面白无目,唇裂至耳,手持金榜,其上赫然有李砚之名!欲问,轿已远去,唯余阴风。入城门,守卒漠然:“昨夜鬼试放榜,活人勿看。”李砚惊觉,自己竟不知何时穿上了大红袍——那是状元服色。
第四章·同窗皆影
客栈遇五举子,言谈风雅,共议策论。唯觉诸人声调齐一,目光呆滞。夜半起夜,隔窗见五人围坐天井,背身不动。轻唤不应,近观——五具尸体,腐肉脱落,衣冠楚楚,座下血泊成冰。奔逃回房,门缝塞入一信:“勿赴考场,鬼录已定。”署名竟是自己笔迹。烛火骤灭,镜中映出身后站一白衣士子,面容与己相同,嘴角撕裂狞笑。
第五章·试院惊魂
强行入场,贡院阴雾弥漫。号舍墙壁渗血,试题卷首印血字:“何为正道?”李砚提笔欲答,墨汁化虫爬行,拼成“替身”二字。更鼓响,巡考官踏步而来,戴乌纱帽,无头,肩扛头颅,眼珠转动紧盯考生。交卷时,收卷官冷笑:“尔魂已录鬼籍,躯壳暂借。”回头望去,所有考生皆无影,日光下唯剩空椅。
第六章·鬼市寻踪
逃出试院,误入地下集市。灯笼幽蓝,商贩皆戴面具,售卖“功名寿数”、“亲缘骨血”。一老妪售“真相镜”,照出李砚头顶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