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一上午,她照常在十点整到达常去的咖啡馆,准备在那里完成一篇期刊文章。这家咖啡馆隐蔽而安静,是她精心挑选的“思维空间”,几乎从无意外。
但今天有个例外。
“早上好,沈博士。”秦屿坐在她常坐的位置旁,面前摊着一本素描本和几支画笔,“真巧。”
沈心停顿片刻,迅速评估局势。这不可能是个巧合,她的行程规律且私密,除非...
“您助理推荐的这家咖啡馆确实不错。”秦屿仿佛读懂了她的思绪,笑着解答,“昨天画廊分别后,我正好遇到她,聊了几句。”
沈心微微皱眉。小林确实知道她的行程,但不会随意透露给陌生人。除非秦屿用了什么技巧套话——根据他的能力,这完全可能。
“这个位置是我通常坐的。”沈心保持礼貌但坚定的语气。
“我知道。”秦屿却没有起身的意思,反而指了指对面的椅子,“但我猜您会不介意偶尔换个角度看看世界?视角的改变常常带来新的发现。”
沈心犹豫了一下,还是坐在了对面的位置。这不是屈服,她告诉自己,这是收集数据的良机。
“您在画什么?”她问道,试图掌握对话主导权。
秦屿将素描本转过来。纸上是用炭笔画的一双眼睛,极其传神——正是沈心自己的眼睛,带着她特有的冷静和距离感,但深处似乎有一丝未曾察觉的波澜。
“那天在论坛上,您分析我的时候,就是这种眼神。”秦屿说,“我试图捕捉它,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”
“缺了什么?”沈心不由自主地问。
“温度。”秦屿轻声说,目光落在她脸上,“纸上的眼睛再精确,也缺少真人眼中的温度。就像您的理论再完美,也缺少情感的真实热度。”
服务生送来沈心常点的美式咖啡。但放在她面前的,却是一杯精致的拉花拿铁,心形的奶泡上撒着少许肉桂粉。
“我冒昧地帮您换了订单。”秦屿说,“您每天喝同样的黑咖啡,像完成任务。但今天周一,或许需要一点甜。”
沈心正要反驳,秦屿又补充道:“别担心,热量控制在200卡以内,符合您的健康管理标准。我计算过。”
他怎么知道她的健康管理标准?沈心感到一阵轻微的不安,但更多的是专业上的好奇:这个男子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这么多关于她的信息?
“您调查我?”沈心直接问道。
“我阅读您。”秦屿纠正道,指尖轻点太阳穴,“所有人都是一本打开的书,只是大多数人不懂得如何阅读。而您,沈博士,是一本极其精彩的书,但装订得太紧了。”
他推了推拿铁杯:“尝尝看?如果您不喜欢,我保证不再打扰。”
沈心迟疑地抿了一口。温热的奶泡与咖啡混合,肉桂的香气恰到好处。她不得不承认,这比黑咖啡更令人愉悦。
“所以,”秦屿向前倾身,手肘撑在桌面上,“我们来做个实验如何?您用您的心弦密码分析我,我用自己的方法阅读您。看看谁先破解对方的密码。”
沈心挑眉:“这听起来不像一个公平的实验。心理学是我的专业领域。”
“但人性是我们共同的领域。”秦屿回应,“或者,您害怕自己的理论被证明有漏洞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