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我没说话,因为我也有一样的感觉。我们都变了。从曾经那个骑车回宿舍、吹着冷风笑着争论《霸王别姬》结局的学生,变成了现在这个在北京某个角落,为一套房、一顿饭发愁的成年人。

她接着说:“有时候我会想,我到底为什么留在北京。是因为你,还是因为我自己?”

这句话像是刀子,划破了我们之间那点残存的默契。我想她已经在心里问了很多次,只是今天第一次问出口。

我看着她,想了很久才回答:“也许……因为我们不甘心。”

她没有说话,也没有否认。她的眼神在地铁车窗的反光里变得模糊,像一幅褪色的老照片。

后面我没说话,她也没再说。回到家,她洗了澡,躺下,背对我。房间安静得出奇,只有楼下烧烤摊猜拳的声音,像是另一种生活在墙外继续热闹着。

第二天下班,文静没有回家。那是我们第一次没有一起回到那间逼仄的小屋。

我打电话,她不接,发微信,也不回。我知道她还在生气。那一夜我几乎没睡,看着阳台上的那盆绿萝发呆。它叶子都落光了,只剩一根干黄的茎,像是某种倔强,却也像是某种告别。

我终于开始明白,陪一个人走七年,并不能保证你能陪她走完人生。这个城市很大,也很亮,可它不会为一个人停电,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爱情,降一点价。

文静第二次不回家,是一个周二的晚上。

那天雨下得不大,像是谁用毛巾在天空擦来擦去,灰色的云低低地压着。地铁晚点了五分钟,我撑着伞从站口出来,路上的积水反射着街灯的光,像被踩碎的星辰。

回到家,门关着,鞋架上的高跟鞋还在,但屋子里空空的。饭没做,床是凉的,阳台那棵绿萝也依旧干巴巴的。我打电话给她,电话响了很久才自动挂断。

第二天,她发了一条微信:“和同事聚餐了,太晚,住在她那。”

她的语气平淡,没有歉意,也没有解释。我没追问,只回了一个“好”字。

之后的日子,她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。最开始是一周五天,再变成三天,后来只剩周末。有一次,她星期五晚上回来,衣服上有一股淡淡的香水味,不是她平时用的那种。我闻不出是哪款,但能嗅出那不是她。

我问她:“你怎么总不回家?”

她低头卸妆,说:“同事最近经常聚,回去太晚,怕吵你。”

我说:“你以前不是不爱热闹吗?”

她沉默了一下,没好气的说:“人都是会变的。”

那晚我翻来覆去没睡着。夜里三点,我还坐在床沿上,脚踩在地板上。屋子太小,一动就吵到对方。我不敢动,只是看着她的背影。她睡得很熟,呼吸平稳,一只胳膊搭在枕头上。那姿势我太熟悉了,但这次看着,却觉得隔着一层玻璃。她还在,但她的心已经挪了地方。

第二天我去了公司,却什么都做不进去。代码打了一半,眼前闪着光。那光不是电脑屏幕的,而像是水面上的反光,一闪一闪的,晃得人心烦。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的选择:北漂,节衣缩食,忍气吞声,攒钱,等待。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,却发现感情像一件挂在墙上的衣服,不知什么时候,已经布满灰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