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他们建立了一个以绝对理性为最高法则的社会。
通过基因编辑技术,从根源上剔除了人类产生强烈情感的能力。
“在律则联邦,没有爱情,只有基于基因优选的‘匹配繁殖’。”
“没有家庭,孩子由社会统一抚养,接受标准化的教育。”
她的话语很平静,却让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凉。
“人们不再为喜悦、悲伤、愤怒或爱所困扰,他们像精密的齿轮一样,高效、麻木、孤独地运转着,维持着文明的延续。”
“那……你呢?”我忍不住问,声音有些干涩,“既然情感被根除了,你为什么会……向往爱?”
“因为一个‘漏洞’。”
星语的目光投向茶几上那本《情约》。
“这本书的数据,以一种加密的、碎片化的形式,像一个无法被杀死的‘幽灵程序’,潜藏在联邦中央智脑‘天衡’的数据库最深处。”
“‘天衡’动用了所有算力,也无法彻底清除它,只能将其列为最高级别的禁忌信息。”
星语,作为联邦最顶尖的数据分析师之一,在一次例行维护任务中,偶然接触到了这些神秘的数据碎片。
出于一种连她自己都无法解释的“好奇心”——这本身就是一种被严格禁止的“情感萌芽”——她开始秘密地破解和重组这些数据。
“当《情约》的完整故事在我面前展开时,书中描述的那些激烈、矛盾、痛苦却又无比美好的情感,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”
她说,她不是唯一一个。
在联邦冰冷的秩序之下,存在着一个由和她一样的人组成的秘密组织,他们自称为“寻火者”。
而《情约》,就是他们的圣经,是他们反抗这片情感荒漠的唯一希望。
他们相信,书中描述的那个会爱、会痛、会哭、会笑的旧世界,才是人类真正的故乡。
“我来这里,是为了验证‘圣经’的真实性。”
星语的声音里,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“我想知道,书里写的‘心动’、‘思念’、‘牺牲’……究竟是什么感觉。”
“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,那么我们的反抗才有意义。”
听着她的叙述,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压抑和悲哀。
我们习以为常、甚至有时会感到厌烦的七情六欲,在她的世界里,竟然是需要用生命去追寻的奢侈品。
我看着眼前这个清冷的、像精密仪器一样的女孩,第一次,在她那双燃烧的星眸里,看到了一种名为“人性”的微弱火焰。
我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。
我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、惊恐的受害者。
我开始对她,这个来自未来的“病毒感染者”,产生了超越学术研究的、复杂的共情。
04
《情约》的第一章,详细描述了“我”和“她”的第一次约会地点——市立美术馆。
星语说,为了验证书的真实性,我们必须严格复刻书中的每一个情节。
我心中五味杂陈。
一方面,是作为学者的研究心态,我想看看这本书的“预言”究竟能精确到什么地步。
另一方面,一种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待,正在心底悄然滋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