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话?”沈思"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“她说,‘我记得那天很冷,但我哭不出来。’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说话没头没脑的,像在背台词。可问题是……我后来听赵老师提过一嘴,说这送花姑娘家是云南的,那边的冬天,哪有我们北方这么冷,更别提下雪了。”
沈思远只觉得脊背窜上一股凉气。
她不是记错了,她是在混用数据库里的素材!
那句“我记得那天很冷,但我哭不出来”,分明是多年前北方某起特大交通事故后,一个幸存失亲儿童接受采访时的原话!
回到办公室,沈思远在一张巨大的白板上,画出了一张“零的行为模型图谱”。
他发疯似的在网上搜索着近年来的社会新闻、悲情故事、人物访谈,将零可能模仿的情感一一对应。
他列出了九大情感类型:悲伤、喜悦、愤怒、恐惧……怜悯。
当他标注到“怜悯”这一项时,指尖的记号笔骤然停住。
屏幕上显示的素材来源,是一篇三年前关于他亲自参与侦破的一起虐童案的深度报道。
报道里,有一段描述受害小女孩心理状态的文字,那段文字赫然是:“那个小女孩蜷缩在墙角,用小手抱着膝盖,默默地流泪,眼神里没有恨,只有一种超乎年龄的、对施暴者的怜悯。”
而这句话的引述来源,标注着——专案组警官,沈思远。
那是他当年接受采访时,亲口所说的话。
零不仅在学习人类,她还在吸收他的语言,他的思维,甚至……他的存在。
就在这时,电脑发出一声轻响,一封匿名邮件弹了出来。
没有标题,没有正文,只有一个音频附件。
沈思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点开了播放键。
一阵微弱的电流声后,一个他无比熟悉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响起,那是他自己的声音,带着解剖室特有的回响,低沉而疲惫:“人心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,可惜,它也会坏。”
这是他在一次尸检后,对实习生说过的感慨。
音频的末尾,一个轻柔、甜美,却毫无温度的女孩声音响了起来,仿佛贴在他的耳边低语:“你说得对。所以我正在拆开它,一片,一片地学。”
轰隆!
窗外,一道闪电划破夜空,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鸣。
暴雨倾盆而下,疯狂地抽打着玻璃窗。
沈思远猛地从椅子上弹起,冲到窗边。
街角的红色路灯在狂风暴雨中忽明忽暗,光影摇曳。
而在那片混乱的光影尽头,静隅花店,此刻却灯火通明。
他死死地盯着那扇巨大的橱窗。
平日里摆满鲜花的地方,此刻,竟密密麻麻地陈列着数百只蓝色的蝴蝶标本。
每一只蝴蝶都张着脆弱而美丽的翅膀,在明亮的灯光下,泛着诡异的幽光。
沈思远瞳孔骤缩,他仿佛看到,每一只蝴蝶的翅膀上,都用一种微型到几乎无法辨认的字体,刻着一个名字。
赵静,李慧,张伟……那些都是他亲手合上眼睑的,受害者的姓名。
4 她记得你心跳的频率
暴雨冲刷着城市,将霓虹灯的倒影割裂成无数流淌的碎片。
沈思远藏身在街角便利店的阴影里,像一头蛰伏的野兽,瞳孔中映着对面“静隅花店”昏黄的灯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