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屿瞪大了眼睛,惊恐地盯着天花板上上个月新装的 LED 灯。这灯确实是亮度可调的,然而,除了他自己,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一直习惯把亮度调到 30%。更让他内心慌乱不已的是,那男声的语气——缓慢、温和,还带着一点淡淡的南方口音,像极了爷爷生前说话的模样。每一个语调,每一个停顿,都仿佛是爷爷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关切。
窗外的雨,不知何时下得更大了,密集地敲打着玻璃,发出“噼里啪啦”的声响。陈屿被吓得不轻,他一把将耳机扔在床头柜上,然后迅速裹紧被子,仿佛这样就能给自己带来一丝安全感。在迷迷糊糊之间,他恍惚看见衣柜门缓缓开了一道缝,一缕淡青色的雾,如同幽灵一般从里面飘了出来。雾霭之中,隐隐约约站着一个身着中山装的老人,背对着他,手里拿着一支钢笔,正对着空气认真地书写着什么。
“爷爷?” 陈屿下意识地喊了一声,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。然而,眼前的衣柜门关得严严实实,仿佛从未打开过。那副耳机,此刻正安安静静地躺在枕边,香樟木独有的味道,混合着窗外飘进来的雨气,在整个屋子里缓缓弥漫开来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第二章 修耳机的老吴
第二天,陈屿带着满心的疲惫与隐隐的不安去上班。在办公室里,他刻意将那副透着诡异的耳机,塞到了背包的最底层,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奇怪的声音一同深埋。
然而,在开会的时候,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再次袭来。他总觉得耳朵里充斥着各种声音,可仔细分辨,却并非同事们的讨论声,而是那道温和的男声,正不紧不慢地在他耳边念着 PPT 的内容:“这里的数据不对,用户留存率算错了……”
陈屿顿时感觉头皮一阵发麻,攥着笔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。这份 PPT 可是他熬了一整晚精心制作的,里面的数据更是反复核对了三遍,怎么可能出错?会议结束后,他匆匆忙忙地躲进茶水间,迫不及待地翻找后台数据。当看到“用户留存”那栏的数据时,他的心猛地一沉——果然,这里少算了周末的增量,误差刚好是 0.8%,与耳中那个声音所说的丝毫不差。
“陈哥,你脸色好差啊。”小夏不知何时走了过来,一脸担忧地递过来一颗薄荷糖,“是不是没睡好呀?我外婆说,要是总听见些奇奇怪怪的声音,有可能是‘撞了东西’,要不我带你去看看吧?”
陈屿没有回应小夏的话,他的思绪早已飘远。此时,他突然想起了弄堂口那个修电器的老吴。老吴在这条巷子里开维修点已经整整三十年了,经他手修过的旧收音机,多得能堆满整个阁楼。听说,就连民国时期的留声机,老吴都有本事修好,在这一带,老吴可是个远近闻名的能人。
傍晚时分,陈屿怀揣着耳机,来到了老吴的维修点。一进店门,那股熟悉的松香气息便扑面而来。老吴正戴着老花镜,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物件。看到陈屿进来,他微微点头示意。陈屿说明来意后,老吴接过耳机,开始熟练地将其拆成一个个细小的零件。在放大镜下,那香樟木的外壳泛着温润的琥珀色光芒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