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苏晚镜缓缓展开画轴,眼神渐渐变得专注,指尖轻轻拂过画纸,低声道:“笔法细腻,意境悠远,是位好手。”她抬眼看向沈知意,“你父亲是沈砚之?”

沈知意惊讶地睁大眼睛:“姑娘认识家父?”

沈砚之是江南有名的画师,只是性子淡泊,不愿入仕,所以名声只在江南一带流传,没想到苏晚镜竟然知道。

苏晚镜轻轻颔首:“早年曾见过他的画作,很是欣赏。”她将画轴卷好递回去,“你若无处可去,便留在府里吧,正好我这里缺个抄录画谱的人。”

沈知意没想到自己能有这样的好运,激动得眼眶都红了,连忙起身行礼:“多谢苏姑娘收留,知意定会好好做事,报答姑娘恩情。”

苏晚镜淡淡“嗯”了一声,没再多说,重新拿起了书。

沈知意在苏府住了下来,苏晚镜给她安排了一间靠窗的房间,窗外种着几株腊梅,此刻正傲然绽放。她的工作很简单,就是将苏晚镜收藏的古画临摹下来,或是抄录画谱上的文字。

苏晚镜似乎是个极喜清静的人,大多数时候都待在书房里,要么看书,要么作画。她画得最多的是山水,笔触大气磅礴,带着一股旁人没有的苍凉感,与她清冷的性子倒是相符。

沈知意不敢打扰她,只在一旁安静地做事。偶尔苏晚镜会停下笔,看她临摹的画,指出几处不足,声音依旧淡淡的,却总能说到点子上。

相处的时间久了,沈知意渐渐发现,苏晚镜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冷漠。她会在沈知意咳嗽时,让侍女送来润肺的汤药;会在沈知意临摹得入神忘了吃饭时,让厨房留一份热菜;甚至会在沈知意夜里看书时,悄悄让侍女送来一盏更亮的油灯。

这些细微的关怀,像冬日里的暖阳,一点点照进沈知意冰封的心底。

2

开春后,苏晚镜偶尔会带着沈知意去城外的玉泉山写生。山间桃花灼灼,流水潺潺,沈知意背着画具跟在苏晚镜身后,看她立于溪边,衣袂飘飘,宛如画中走出的人。

“这里的景致不错,你也画一幅吧。”苏晚镜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桃林道。

沈知意依言坐下,铺开画纸,提笔作画。她画得很认真,将桃花的娇艳、溪水的清澈都细细描绘出来。等她画完,苏晚镜走过来一看,眉头微蹙:“少了点灵气。”

沈知意有些失落:“是我技艺不精。”

“不是技艺的问题,”苏晚镜拿起她的画笔,在画上添了几笔,几只粉蝶在花间飞舞,瞬间让整幅画活了过来,“作画不仅要形似,更要神似,要画出你眼中的景,心中的情。”

沈知意看着画中灵动的蝴蝶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多谢姑娘指点。”

苏晚镜放下笔,目光落在她脸上,忽然道:“你的眼睛很亮,像藏着星光。”

沈知意的脸颊瞬间红了,心跳漏了一拍,连忙低下头,不敢看她。

苏晚镜看着她泛红的耳根,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,转身走向别处。

那天回去的路上,沈知意的心一直怦怦直跳。苏晚镜那句话,像一颗石子投入她的心湖,漾起圈圈涟漪。她知道自己不该有这样的心思,她们身份悬殊,更何况,她们都是女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