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沈言的日子依旧平淡。擦拭柜台,清点几乎无人问津的库存,刷着手机里光怪陆离的新闻。只是他的目光,总会若有若无地飘向对面那面巨大的“镜子”。

那个赊走了刀的女人,名叫李娟。单据上的信息模糊不清,只有一个名字和大概的片区地址。沈言并不急于去找她。赊刀人一脉的规矩,预言未至,便静观其变。强求,只会扰乱因果,反受其噬。

直到第三天傍晚。

夕阳西下,给城市的玻璃和钢铁森林镀上了一层燃烧般的金红色。沈言正准备拉下卷帘门,眼角的余光却猛地捕捉到一丝异样。

他动作顿住,缓缓抬起头。

对面,星华广场的玻璃幕墙上,本该清晰映出晚霞和对面街道的景象。但在其中一大片区域,影像却发生了诡异的扭曲。光线像是透过了一层晃动的水波,建筑物的倒影被拉长、揉碎,色彩混杂晕染,形成一种令人不安的、非自然的斑斓。

而在那片扭曲的光影正中心,三个模糊的、惨白色的光斑,正悄然浮现。

它们并不明亮,却异常醒目,如同滴在纯净画布上的三滴污浊的油渍。它们的轮廓边缘微微扩散,带着毛刺,像极了……三轮蒙着毛玻璃的、残缺的月亮!

沈言的心脏微微一沉。

来了。

比预想中更快。

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异象。路上的行人匆匆,无人抬头留意这发生在几十米高处的细微变化。或许有人无意中瞥见,也只会以为是玻璃质量问题或是光线把戏。

但沈言知道,那不是。

他不再犹豫,利落地锁好店门。转身从柜台最底层抽出一个老旧的帆布背包,将柜台里一把形制稍小、刀身更薄、刃口异常锋利的菜刀用厚布裹好,放入包中。接着,他又塞进去一捆极细的、颜色暗沉的丝线,一小包用油纸包裹的、散发着淡淡草木腥气的粉末,以及一个表面刻着模糊符文的老旧罗盘。

动作熟练,仿佛已演练过无数次。

背包甩上肩头,沈言的身影汇入下班的人流。他循着之前根据李娟留下信息推断出的模糊地址,朝着城市边缘那片待拆迁的老城区走去。

老街旧巷,电线杂乱如蛛网,空气中弥漫着老旧房屋的潮气和饭菜的混合味道。与一街之隔的繁华商业区相比,这里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。

沈言在一个狭窄的巷口停住。巷子深处,一栋墙皮剥落的旧楼三楼,窗户里亮着昏黄的灯光。根据气息和那微弱但清晰的“契约”感应,就是那里。

他正要走进巷子,一个身影却从旁边蹿了出来,差点撞到他身上。

是个年轻男人,戴着黑框眼镜,背着相机包,脸上带着几分焦虑和固执,手里还拿着一个录音笔。

“你好!请问你是住这附近吗?认不认识一个叫李娟的女人?”年轻人语速很快,带着一种记者的职业性急切。

沈言看了他一眼,没说话,继续往前走。

记者却跟了上来:“哎,等等!我叫陈皓,是《都市晚报》的实习记者。我接到线索,说这附近好像……好像有点不太平的事情。有人说听到奇怪的声音,看到奇怪的影子,还有个女人行为异常……我打听了好几天,有人说可能跟一个叫李娟的有关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