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而检验的结果,将是他人生中最痛苦也最深刻的一课。

---

台风登陆的那个夜晚,陈志远在自己的公寓里度过了人生中最恐怖的几个小时。

当18级的狂风撕裂着整座城市时,当窗外传来各种建筑倒塌的声音时,当他眼睁睁看着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被一片片吹走时,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对灾难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。

"这不可能......"他紧紧抓着书桌,看着窗外的末日景象,"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应该这么脆弱......"

但现实无情地打击着他的认知。停电了,断水了,通讯中断了。那些他在论文中赞美的"现代社会韧性",在18级台风面前如此不堪一击。

台风过后的第二天,陈志远走出了公寓。

眼前的景象让这个见多识广的学者彻底震惊了:整个城市就像经历了一场战争,到处都是废墟和瓦砾。更可怕的是,他很快就发现,他引以为傲的"现代文明"也随着这些建筑一起坍塌了。

"救命!有人能帮帮我们吗?"一个老人的呼救声从废墟中传来。

陈志远连忙跑过去,和几个路人一起帮助救援。但他很快发现,在这种大规模的灾难面前,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。

"政府的救援队什么时候能来?"有人焦急地问。

"应该很快吧,"陈志远下意识地回答,"现代社会有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......"

但一天过去了,两天过去了,政府的救援队依然没有出现。

"教授,您还相信政府会来救我们吗?"遇到的一个学生苦笑着问他。

陈志远无言以对。在他的理论体系中,政府应该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,是民众的最后保障。但现在,这个保障在哪里?

第三天,陈志远遇到了更大的冲击。

他看到一群人正在"清理"一家被台风破坏的超市,实际上就是在抢劫。更让他震惊的是,这群人中竟然有他认识的几个邻居,平时看起来都很文明的中产阶级。

"老陈教授,"其中一个邻居看到他,有些尴尬地说,"您也来拿点东西吧,反正放在这里也是烂掉。"

"这是抢劫,"陈志远严肃地说,"我们不能这样做。"

"抢劫?"邻居冷笑,"教授,您还活在书本里吧?现在没有政府,没有警察,什么叫抢劫?"

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击着陈志远的心。是的,当维护秩序的力量消失后,法律、道德、文明,这些抽象的概念还有什么意义?

"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文明,"陈志远坚持自己的观点,"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,就是因为我们有道德约束。"

"道德?"另一个人嘲讽地说,"道德能当饭吃吗?教授,您是不是饿糊涂了?"

确实,陈志远已经两天没有正经吃过饭了。家里的存粮很少,而外面又买不到任何食物。

看着这些人拿着"收集"来的食物,他的胃在咕咕叫着。

"教授,"邻居递给他一个面包,"先填饱肚子吧,其他的以后再说。"

陈志远看着那个面包,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。接受它,就意味着他认同了抢劫行为;不接受,他可能真的会饿死。

最终,他接过了面包。

那一刻,他感到自己的理论体系开始出现第一道裂缝。

回到住处,陈志远坐在书桌前,看着那些关于道德、文明、社会秩序的书籍,第一次产生了深深的怀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