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林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果然看见陈小雨站在一片青翠的竹林前,手机支架支在开满野花的田埂上。但他知道,那片竹林去年遭了虫害,叶子早就黄了大半,至于田埂上的野花,是她昨天让她弟撒的花籽。

"现在的人就吃这一套。" 老周叹了口气,"你爸不肯低头,迟早得把自己熬死。"

林墨没说话。他想起小时候,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编竹编。那时每到农闲,村口的晒谷场上就摆满了竹篮、竹席、竹筐,青的、黄的篾条在阳光下像彩虹一样。后来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,竹编渐渐没人做了,只有父亲还守着那台老竹编机。

"对了," 老周突然想起什么,从怀里掏出个酒葫芦递给林墨,"这个给你爸。上次他来我这儿做工具,落下的。"

林墨接过酒葫芦时,听见里面传来液体晃动的声音。葫芦的表面被摩挲得发亮,上面刻着个 "艺" 字 —— 是爷爷的手艺。他拔开塞子,一股浓烈的米酒香飘出来,里面还泡着些暗红色的东西。

"这是..."

"去年冬天我上山采的鸡血藤,泡酒治风湿的。" 老周又拿起刨子,"你爸那手,再不好好养着,迟早要废。"

中午时分,林墨提着酒葫芦往家走。路过村委会时,看见陈小雨正带着几个大妈卸货,纸箱上印着 "青溪山货旗舰店" 的字样。她看见林墨,眼睛一亮,提着个竹篮跑过来。

"林大设计师,帮个忙呗?" 她把竹篮塞到他手里,"这是刚收的野鸡蛋,你帮我看看怎么摆好看。"

林墨低头打量那个竹篮 —— 编得很粗糙,篾条粗细不均,提手处还有毛刺。但陈小雨在里面铺了层干草,摆上红棕色的野鸡蛋,倒有几分质朴的美感。

"这样就行。" 他把竹篮还给她,"不过你这竹篮得改进一下,太毛躁了。"

"改进?" 陈小雨挑眉,"你以为谁都跟你爸似的,编个篮子要三天?我这是卖山货,又不是卖艺术品。" 她打开手机支架,调整角度对准竹篮,"再说了,我直播间的家人们就喜欢这种 ' 原生态 ' 的感觉。"

林墨看着她熟练地打开美颜滤镜,手机屏幕里的竹篮瞬间变得色泽鲜亮,连干草都泛着柔和的金光。她对着镜头甜甜地笑着:"宝宝们看过来,这可是我们青溪村纯天然的野鸡蛋,吃竹林里的虫子长大的..."

阳光照在她脸上,她的笑容像镀了层金。林墨突然觉得有些恍惚,仿佛看见两个青溪村重叠在一起 —— 一个是他记忆中那个竹篾飘香的村庄,一个是陈小雨镜头里滤镜加持的 "世外桃源"。

"对了," 陈小雨突然想起什么,"赵书记让我转告你,下午去村委会一趟,他说有关于非遗工坊的文件给你看。"

下午的村委会办公室里,赵书记正对着电脑皱眉头。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穿着件灰色夹克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。看见林墨进来,他连忙把一摞文件推过去。

"小林啊,你看看这个。" 他指着文件上的条款,"县里刚出台的非遗工坊扶持政策,只要你们能凑够五个人,办理营业执照,政府可以提供场地和启动资金。"

林墨快速浏览着文件,目光停留在 "传统技艺创新" 那一条上。上面写着:"鼓励结合现代设计理念,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