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
水面无波,非是风平浪静;

人心有尺,量尽黑白灰间。

此间棋局,落子无关对错,唯有生死。

——谨以此书,献给所有在规则洪流中,试图守住内心定盘星的人。

第一章 第一节:冰点

市发改委大楼那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,似乎还残留着昨日会议室的空调冷气,丝丝缕缕,钻进林默的裤脚,攀上他的脊背。

他抱着一个瘪塌的纸箱,站在政策法规科副科长办公室的门口,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纸箱边缘。办公室里属于他的痕迹已经清理干净,只剩下桌角一盆没人要的、半蔫的绿萝,和他此刻的心情倒是相得益彰。

几个小时前,这里还曾是他雄心勃勃的起点。

“林副科长,哦不,瞧我这记性,”马副局长胖硕的身躯堵在走廊光亮处,皮笑肉不笑地开口,声音带着一种刻意拿捏的、居高临下的暖昧,“现在该叫林默同志了。手续都办妥了?”

林默抬起头,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。马向东,分管他们科室的副局长,曾经多次拍着他的肩膀称赞他“年轻有为”、“思路清奇”,是颗“好苗子”。而此刻,那双嵌在肥肉里的小眼睛,只剩下冰冷的、毫不掩饰的快意。

“办妥了,马局。”林默的声音平静得自己都有些意外,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。纸箱里没什么东西,几本专业书,一个水杯,还有那份让他万劫不复的政策报告初稿——关于规范本市市政工程招投标流程、加强透明度监管的建议。

这份报告数据详实,矛头直指某些长期垄断大型项目的公司及其背后的白手套。他曾天真地以为,这是一剂刮骨疗毒的良方。却不知,他试图触碰的,是一张盘根错节、通了电的利益之网。

马向东向前踱了一步,压低了声音,那语调里的虚伪的惋惜几乎能滴出水来:“小林啊,我一直是很看好你的。有才华,有冲劲,但是……唉,就是太年轻,太急躁了。做事不讲程序,不重方法,犯了错误还不肯虚心接受批评,甚至怀疑组织的公正性。这个教训,很深刻啊!”

“错误?”林默咀嚼着这两个字。他的“错误”,就是在科室内部讨论时,拒绝了马向东对报告核心结论“再斟酌斟酌”的暗示,坚持认为数据和分析没有问题;他的“错误”,就是没有看懂或者说看懂了却不愿服从那份要求他“修改”数据的指令;他的“错误”,就是在那次只有三人的闭门会议上,竟愚蠢地试图据理力争,质疑某些明显不合规的“惯例”为何不能写入报告风险提示部分。

于是,“缺乏大局意识”、“工作方式简单粗暴”、“理论基础不牢,导致报告结论出现重大偏差”……一顶顶大帽子精准地扣下来。调查?没有像样的调查。申辩?无人真正倾听。一切快得像是预设好的程序,他还没来得及反应,处分决定已经下来了:调离核心部门,行政记过。

“信访局也是个很重要的岗位嘛,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窗口,”马向东挺了挺肚子,官腔打得娴熟无比,“正好磨磨你的性子,基层最锻炼人。去了那边,要放下架子,脚踏实地,多向老同志学习,可不能再好高骛远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