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压抑,转身离开码头。

天色渐渐暗下来,海风变得更凉。他必须找个过夜的地方。沿着一条上坡的小路走,他看到一栋老旧的三层小楼,门口挂着“悦来旅店”的灯箱,字体缺笔少画。

推开吱呀作响的玻璃门,柜台里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正低头看着一台小小的电视机,里面正播着嘈杂的本地新闻。

“住宿?”男人头也没抬。

“最便宜的的单间。”

“一天四十,押金一百。”男人终于抬起头,看到他空空如也的双手和略显狼狈的样子,补充了一句,“先付。”

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那点零钱,沉默了一下:“我……钱不够。能不能先住下,我找到工作马上付?”

男人皱起眉头,不耐烦地挥挥手:“没钱住什么店?走吧走吧。”

就在这时,里屋帘子被掀开,一个系着围裙、面容和善的中年女人走了出来,像是男人的妻子。她看了看他,目光在他苍白的脸上和旧衣服上停留片刻,轻轻碰了碰男人的胳膊。

“当家的……”女人声音很低。

男人啧了一声,重新打量了他一番,目光最后落在他左手腕的疤痕上,眼神似乎变了变,语气缓和了些,但依旧生硬:“行吧,楼顶那间杂物房收拾出来的,平时没人住,算你二十一天,包一顿早饭。钱等你找到活再说。”

他连忙道谢:“谢谢老板。怎么称呼您?”

“姓周。”男人摆摆手,从抽屉里摸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,“喏,三楼走廊尽头那间。窗户有点关不严,海边都这样。”

周老板的妻子,被称作周嫂,默默地拿来了一套干净的旧被褥和毛巾递给他。

房间极其简陋,只有一张木板床、一张歪腿的桌子和一把椅子。窗户正如周老板所说,关不严实,海风不断地从缝隙里钻进来,带着呜呜的声响。但至少,有了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。

他把那点可怜的“财产”放在桌上,拿起那个烟盒,看着上面模糊的“林默”二字。这名字像一件不合身的衣服,套在他空白的意识上,没有任何归属感。

第二天一早,他被窗外海鸥的叫声和远处渔船的汽笛声吵醒。周嫂果然准备了一碗简单的稀饭和咸菜。他吃完后,再次道谢,然后出门,继续他的探寻。

他去了镇上的派出所。一位年轻的民警接待了他,耐心地记录了他的情况——无名,无记忆,唯一的线索是烟盒上的“林默”和一张雾港的船票。

“我们会查询近期的人口报失记录,也会联系周边市县看看有没有符合你特征的失踪人员。”民警语气公事公办,“但你知道,这种没有明确身份信息、又没有亲属报失的情况,查找起来很难。耐心等等,自己也多试试回忆。”

他从派出所出来,阳光有些刺眼,但他心里却一片冰凉。

接下来的几天,他重复着同样的轨迹。在小镇上走动,遇到看起来面善的老人就上前询问是否认识一个叫“林默”的人,或者是否听说过有谁失踪。大多数人只是摇头,少数人会好奇地多问几句,但最终都表示爱莫能助。他也试图找点零工干,码头搬货、渔船帮工,但人们要么嫌他看起来不够强壮,要么只是摆摆手说不缺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