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弯腰从灶台下摸出个油纸包,摊开是张泛黄的图纸——“林记·一味”四个字遒劲有力,位置标着御厨阁斜对面。
“你要开店?”赵胖子凑近看。
“就卖蛋炒饭。”林然把图纸折好,指腹蹭过“一味”两个字,“让所有人知道,什么才是真正的味道。”
当晚,苏晴的账号弹出新视频:《888元的炒饭vs30元的神作》。
镜头里,她举着两个餐盒:左边是御厨阁的冷炒饭,右边是林然刚出锅的,油光在镜头前晃。
“这口888的,米饭夹生,酱汁像兑了糖精。”她舀起一勺夜市炒饭,“这口30的,米粒颗颗裹着蛋香,酱汁里能尝出八角、桂皮、陈皮——二十三种香料,熬了三小时的老卤。”
视频连夜冲上热搜,评论区炸成一片:“原来我们一直为包装买单?”“那个摊主到底是谁?”
而此刻的林然,正蹲在租来的铺面里,用砂纸打磨柜台。
月光透过没装玻璃的窗户照进来,照见他围裙上那几点酱渍——和三天前被人捡走的那条,一模一样。
3
第3章 对面开店,锅气压过金招牌
半个月后,林然的“林记·一味”在御厨阁斜对面开了张。
没红绸,没花篮,只挂了块磨得发亮的木牌,歪歪扭扭写着:“蛋炒饭,35元一碗,火候不到不出锅。”
首日清晨五点,林然蹲在灶前划亮火柴。
蓝焰舔着铁锅,他盯着温度计,等指针爬到260℃,抓把隔夜冷饭“唰”地抛进去。
手腕一翻,铁锅腾空半尺,米粒在高温里噼啪蹦跳。
三秒后,两颗土鸡蛋“咔嗒”磕入锅,筷子搅得比风还快,蛋液裹着米粒瞬间变黄。
最后抄起瓦罐,深褐酱汁沿锅边画了个圈——“轰”地腾起团金雾,整条街的空气都甜了。
晨练的李师傅刚拐过路口就顿住脚。
他抽着鼻子往店里挪,白背心浸着汗,手里的太极剑晃得叮当响:“来一碗。”
林然盛饭的手顿了顿。
老人接过碗,吹了吹热气,第一口下去,眼泪“啪嗒”砸在瓷碗上:“是……是当年宫里的味!你爷爷是不是林怀山?”
林然擦手的布掉在地上。他弯腰捡,声音发闷:“是。”
“我爹给林师傅打过下手!”李师傅抹脸,筷子戳着饭粒直抖,“他说林家菜讲究‘一味定乾坤’,火候、酱料、米香,少一样都不算——”他突然提高嗓门,“小同志,你这火候,比你爷爷当年还稳!”
店外,苏晴举着手机的手在抖。
她凌晨四点就蹲在对面奶茶店,镜头一直对着林然。
此刻画面里,老人的眼泪和林然泛红的眼尾叠在一起,她喉咙发紧,手指在屏幕上按了录制键。
香味像长了腿。
七点半,店门口排起长队。
穿西装的小伙子举着公文包喊:“我赶九点会议,能加个急吗?”林然头也不抬:“火候不到不出锅。”那小伙子挠挠头,把公文包往脚边一放:“那我等。”
白领姑娘抱着保温桶来:“给我装十份,同事们说比楼下五星酒店早茶强。”送外卖的小哥挤进来:“我电动车能跑,您多做两份,客户加钱要。”最离谱的是辆黑色奔驰,停在路中间,车窗摇下条缝,西装革履的男人探出头:“老板,塑料凳借我用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