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街之隔的御厨阁,预约电话响个不停。
“王总,您要取消今晚的十人宴?”
“张太,您说孩子吃了夜市炒饭,不肯来吃我们的?”
张傲攥着电话的手青筋直跳。
他扯松领带冲进后厨,把菜单摔在灶台:“查!查那姓林的有什么背景!”
两小时后,助理捧着一沓资料进来:“无厨师证,无商标注册,店铺刚办下来临时执照……”
“非法经营!”张傲拍桌,“联系媒体,明早头条!”
可第二天清晨,他攥着的《城市晚报》在发抖。
头版照片里,“林记·一味”的队伍从店门口拐了三个弯,环卫工、学生、西装革履的白领挤在一起;对面御厨阁的玻璃门映着空荡的大厅,只有个保洁阿姨在擦桌。
标题烫金大字:《百人排队为哪般?
一口炒饭见真章》。
更狠的在后头。
苏晴的直播间挤了二十万人。
三个编号的餐盒摆上桌,她举着话筒:“盲测开始,规则很简单——尝出最好吃的那碗。”
评委甲皱眉:“1号太咸,2号米饭夹生……”
评委乙眼睛发亮:“3号!米香裹着蛋香,酱汁里有陈皮、八角,熬了至少三小时!”
观众刷屏的“3号”把直播间挤爆。
苏晴笑了,镜头转向后厨:“有人把味道做成奢侈品,有人把奢侈还原成味道。”
镜头里,林然正给刚收工的环卫工阿姨添饭。
他往碗里多打了个煎蛋,轻声说:“您辛苦了。”阿姨眼眶红了,舀起一勺吹着吃:“比我闺女煮的粥还暖。”
苏晴看着他沾着油渍的袖口,鬼使神差伸手碰了碰:“你早就能这样,为什么不早点?”
林然抬头,晨光从窗口漏进来,照得他眼睛发亮:“现在,刚刚好。”
三天后,张傲捏着份泛黄的老报纸冲进办公室。
头版照片里,穿对襟褂子的老人站在“林记饭庄”前,旁边小字:“御厨林怀山,手艺传自清宫御膳房。”他后槽牙咬得咯咯响,抓起手机按号码:“联系美食大赛组委会……”
4
第4章 盲测之后,有人坐不住了
省餐饮协会办公室的百叶窗漏进细光,周世荣捏着匿名举报信的手顿了顿。
牛皮纸信封边角压得平整,里面的"林记·一味"监控截图模糊得连人影都辨不清,所谓"添加剂报告"连检测机构公章都是打印的。
他推了推老花镜,给市场监管局老友拨去电话:"小林那孩子的执照,到底合不合法?"
"个体备案转小微餐饮,流程卡在商事注册了。"电话那头声音闷响,"但人家卫生许可、食材检疫一样不缺,算不得无证经营。"
周世荣把举报信往桌上一扣。
窗外梧桐叶沙沙响,他想起今早晨练时路过"林记",队伍从巷口排到公交站,穿校服的学生踮脚看招牌,西装革履的白领蹲在台阶上扒饭——这样的摊子要是倒了,得寒多少老饕的心?
"小吴。"他喊来下属,"明天跟我去'林记',便装。"
消息像长了翅膀。
陈主编的电话打进苏晴直播间时,她正举着镜头拍林然颠锅。
铁勺碰锅沿的脆响里,手机震动得发烫:"苏晴!
协会要查你那炒饭哥了!
你之前把他吹得那么神,现在可是把人架火上烤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