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总台主持人林夏,为探究当代国民真实的生育观,台里策划了街头采访节目《生个孩子吧?》。
开播在线人数就破百万!弹幕多到卡屏!
我以为会听到「没准备好」「先搞事业」的常规答案。
结果第一个女孩就直接让整个直播间瞬间炸锅:
「我月薪5000,生娃光请育儿嫂就要6000,生娃=我倒贴钱当免费保姆,你帮我补差价吗?」
我的话筒差点砸在地上,直播间更是被「太真实了!」刷屏。
我忽然预感,这场「正能量」采访,要撕开比想象中更残酷的现实。
01
演播室的画面切进来时,三位嘉宾已经坐定。
生育政策专家赵教授,亲子教育博主陈姐,经济分析师刘哥。
他们是台里选定的「定海神针」,负责在话题跑偏时把节奏拉回「鼓励生育」的正轨。
我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人群,锁定了第一个目标。
一个穿米白色通勤装的女孩,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,站在母婴店门口徘徊,看起来像是刚下班。
「您好,我们是《生个孩子吧?》节目组,方便聊聊吗?」我递过话筒。
女孩抬头,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疲惫的脸,她看了眼摄像机,犹豫了两秒还是点了头:「行,但别拍太久,我还得赶地铁。」
「看您年纪不大,有生孩子的计划吗?」我按照预设流程提问。
女孩突然笑了,笑声里满是自嘲:「计划?先得算算我配不配吧。」
她把手里的纸递到镜头前,是一张手写的育儿账单:
「奶粉每月2000,尿不湿800,育儿嫂6000,早教课一节300,这还没算体检、疫苗、衣服的钱。我月薪5000,扣完房租水电剩2000,生娃等于我倒贴钱当免费保姆,林夏老师,您帮我补差价吗?」
我的笑容僵在脸上,手里的话筒差点没拿稳。
监视器里,弹幕瞬间刷屏:
「卧槽!这账算得太真实了!」
「我月薪6000,连自己都养不活,还生娃?」
「终于有人说出大实话了!」
演播室里,赵教授急得敲桌子:
「这位姑娘,不能只看成本啊!政府有生育补贴,每月500呢!还有延长产假、税收减免……」
「赵教授,」女孩直接打断他,语气带着一丝讽刺,「500块够买半罐进口奶粉吗?延长产假?我们公司去年有个姐姐休完产假,岗位直接被人顶替,最后只能被迫离职。税收减免?我连个税起征点都没到,减给谁看啊?」
赵教授被噎得说不出话,脸涨得通红。
女孩收起账单,转身要走,又回头补充了一句:
「不是不想生,是生不起。与其让孩子跟着我受苦,不如我先把自己的日子过明白。」
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,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已经冲到了200万。
导播的声音带着激动和慌乱:
「林夏!热搜!#生娃=致贫#已经冲上榜尾了!」
我站在原地,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,第一次觉得,「鼓励生育」这四个字,比我想象中要沉重得多。
02
我调整了一下状态,继续寻找采访对象。
不远处的花坛边,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低头看着手机,黑眼圈很重,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滑动,嘴里还念念有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