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晚下班后,李伟没有直接回家。他开车绕道来到废墟站附近,将车停在路边,步行走向那片被围起来的区域。
夜色中的废墟比白天看起来更加阴森。几栋被火烧过的建筑骨架矗立在月光下,像是巨兽的骸骨。警示围栏上挂着的“危险区域,禁止入内”的牌子在夜风中轻微晃动,发出吱呀的声响。
李伟注意到围栏深处有一栋小楼还亮着微弱的灯光,似乎是烛光或油灯的光芒。难道老太太真的住在这么危险的地方?
他犹豫着是否要进去看看,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冒这个险。万一不是她家,他大半夜闯入私人区域解释不清。
转身离开时,他的脚踢到了什么东西。低头一看,是一个小小的、已经褪色的毛绒玩具,半埋在泥土中。李伟弯腰捡起它,发现是一只手工缝制的小兔子,一只耳朵几乎脱落,身上沾满泥污,但依然能看出曾经被珍爱的痕迹。
不知为何,拿着这个小玩具,李伟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。他将小兔子小心地放进口袋,决定洗干净后下次见到老太太时还给她——如果她能再次出现的话。
回到车上,李伟终于忍不住拿出手机,在搜索框输入了“114路公交事故”。
搜索结果让他屏住了呼吸。
三年前的一个雨夜,114路夜间班车在途经中兴大桥时发生严重事故,公交车冲破护栏坠入桥下,造成5人死亡,12人重伤。报道称事故原因为刹车失灵和雨天路滑。
李伟的手指开始颤抖。他继续翻阅搜索结果,直到看到一行让他浑身冰凉的文字:
“事故车辆司机李某某重伤昏迷,经抢救后幸存。”
李某某?难道是自己?
他疯狂地翻找着事故图片,但所有照片都模糊不清,报道中也未提及全名。他试图回忆三年前的事情,却只有一片模糊。他只记得自己确实因重伤住院一段时间,但具体原因家人从未详细告知,只说是一场意外。
李伟感到一阵眩晕,赶紧靠在椅背上深呼吸。零碎的记忆开始攻击他的大脑——雨夜、急转弯、尖叫声、破碎的玻璃和刺骨的疼痛。
为什么他对这么严重的事故毫无印象?如果他是当事司机,为什么没有人告诉他?为什么他被允许继续驾驶这条线路?
一连串问题在他脑海中炸开,却没有答案。
第二天晚上,李伟提前十分钟到达废墟站。他停好车,决定四处看看。
站台周围确实如护士长所说,几乎全是荒废的建筑物和空地。李伟走近围栏,注意到有一条被人长期行走踩出的小径,通向那栋还有灯光的小楼。
“你在找林阿姨吗?”
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,吓了李伟一跳。转身看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,提着一个小购物袋,正好奇地看着他。
“您认识那位老太太?”李伟急忙问。
老人点点头:“她住院了,肺炎。我去给她送点日用品,但护士说不让探视,情况似乎不太好。”
李伟的心沉了下去:“在哪家医院?哪个科室?”
老人警惕地看着他:“你是谁?为什么问这个?”
“我是114路夜班司机,她经常坐我的车。一周没见到她,很担心。”李伟解释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