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那天晚自习后,林溪收拾书包时故意慢了些,等班里的同学都走得差不多了,才走到教室后门,拦住了正要离开的江屿。

“江屿,等一下。”

江屿转过身,眼神里带着点疲惫,还有点疑惑:“有事吗?”

林溪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蓝色封面的笔记本,封面上是她模仿苏冉的笔迹写的“加油”,字的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月牙。

苏冉每次写笔记,都会在结尾画个月牙当标记。“这个,”林溪把笔记本递过去,声音有点轻,“苏冉让我给你的,她说你很有天赋,别浪费了,让你好好加油。”

江屿愣住了,他看着那个笔记本,又看了看林溪,眼神里满是不可置信:“苏冉……让你给我的?”

“嗯。”林溪点点头,不敢看他的眼睛,怕自己会露馅,“她说你上次写的短诗很好,觉得你不该放弃自己。”

江屿接过笔记本,指尖轻轻抚摸着封面上的“加油”两个字,眼眶慢慢红了。

他攥着笔记本,声音有些沙哑:“谢谢,替我谢谢苏冉。”

“不用谢。”林溪说完,转身就走了,脚步很快,像在逃跑。

她走到教学楼外,晚风一吹,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。

她靠在槐树上,看着江屿拿着笔记本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,心里既甜又涩——她骗了江屿,可她不想看到他继续消沉下去。

从那天起,林溪开始以苏冉的名义,每周给江屿写一张纸条。

她会把数学公式的巧妙解法写在纸条上,会摘抄一些鼓励的句子,甚至会模仿苏冉的语气,在纸条末尾画个小小的月牙。

她把纸条放在江屿的桌肚里,每次放的时候,都像在进行一场秘密的仪式,既紧张又期待。

而江屿每次看到纸条,眼里都会重新燃起光,他会把纸条小心翼翼地夹在那个蓝色笔记本里,上课时也不再睡觉,而是认真听讲,笔记记得密密麻麻。

林溪看着江屿的成绩一点点提上来,从三百多名,到两百多名,再到一百多名,心里既开心又难过。

开心的是江屿终于重新振作起来,难过的是,他眼里的光,是因为“苏冉”,而不是她林溪。

第三章未赴约的车票

第二天,江屿给林溪回了消息:“好,我知道了。替我谢谢她,我会努力考去北京的。”

林溪看着这条消息,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,最终只回复了一个“嗯”。

她放下手机,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车水马龙,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。

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,可一想到江屿失望的样子,她就没办法说出真相。

开学前一周,林溪和苏冉一起去了北京。苏冉的父母开车送她们,后备箱塞满了行李。

路上,苏冉兴奋地规划着大学生活,说要加入学校的舞蹈社,还要去看北京的各种景点。

林溪坐在副驾驶座上,偶尔应和几句,心里却总想着江屿——他现在应该已经在厦门大学报道了吧,不知道他适应那里的生活吗?

到了北京,两人先去了苏冉的学校。北京邮电大学的校园很大,到处都是朝气蓬勃的学生。

苏冉的室友很热情,几个人很快就聊熟了。林溪帮苏冉整理好行李,就去了自己的学校——北京师范大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