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同宿舍的同学开始对他指指点点,说他行为怪异,经常夜不归宿。陈启明不予理会,全部心思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。半年后,他已经能熟练编写各种程序,成为小有名气的"编程高手"。

一天,他在布告栏看到一则招聘启事:某科研单位需要开发一套数据库管理系统,报酬三千元。三千元!相当于他抄六十万个信封!

陈启明毫不犹豫地揭下启事,借了同学一身稍显体面的衣服前去应聘。面试时,他拿出自己业余时间开发的两个小程序,现场修改了一段代码。负责招聘的工程师对他的天赋惊讶不已,破格录用了这个大三学生。

接下项目后,他更加拼命。有两个月时间,他几乎住在机房里,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。当最后一行代码调试通过,他眼前一黑,差点晕倒在计算机前。

项目交付那天,科研单位的领导非常满意,不仅支付了三千元报酬,还额外奖励了他一千元。握着那厚厚一沓钞票,陈启明的手在颤抖。这是他人生中赚到的第一笔"巨款"。

回去的路上,他经过平京中心商场,在橱窗前驻足良久。最后走进去,买了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和一双皮鞋,花了四十八元。站在试衣镜前,他看着镜中那个英俊挺拔的青年,几乎认不出这就是当年那个扛着锄头下地的农村娃。

第二天,他去了邮局,给家里汇去了两千五百元钱。在汇款单附言栏里,他工工整整地写下:"爹、娘,儿子能挣钱了,勿念。买点好的吃,把债还了。"

剩下的钱,他买了一整只烤鸭和几瓶好酒,提回宿舍,邀请全楼层的同学共享。那天晚上,他第一次喝醉了,醉眼中仿佛又看到了春风村乡亲们殷切的目光。

月光从窗户洒进来,照在床下那筐早已干瘪的鸡蛋上。陈启明轻轻抚摸着粗糙的筐壁,低声自语:"乡亲们,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。"

窗外,平京的夜空星光璀璨。这个从黄土地走出来的农家子弟,终于在繁华都市中找到了自己的渡口,正准备扬帆起航。

第二章:柜台的梦想

平京的七月,热浪滚滚。陈启明站在龙腾数码广场门口,望着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,深吸了一口气。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,也是他在那家知名外企工作的最后一天。

半小时前,他将辞职信放在部门经理的桌上。经理惊讶地看着这个业绩出色的年轻人:"启明,你再考虑考虑!公司马上就要提拔你做项目主管了,年薪翻倍啊!"

陈启明礼貌但坚定地摇头:"谢谢您的栽培,但我已经想好了。我想自己做点事情。"

此刻,他摸了摸口袋里那本存折——上面有他大学编程和省吃俭用攒下的两万八千元钱。这是他全部的家当,也是他梦想的起点。

龙腾数码广场是平京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,三层楼里密密麻麻排列着数百个柜台。陈启明转了一整天,最终在二楼角落租下了一个不到三平米的柜台。月租三千,押一付三,一下子就去掉了一万二。

剩下的钱,他全部拿来进货。当时最热门的是光盘刻录机,一台进口的刻录机能卖到三四千元。他联系上大学时合作过的供应商,好说歹说,对方才同意让他赊购五台样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