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

老林的葬礼结束后,青竹巷仿佛被抽走了魂魄。

春日的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来,在地上织就斑驳的光影,风穿过竹叶的缝隙,发出“沙沙”的轻响,一切都和往常一样,却又处处透着不一样。最明显的,是老林家那扇常年敞开的木门,如今总是关着,像一道沉默的屏障,隔绝了外面的世界。

林微守着这栋空荡荡的老屋,已经整整两周了。

屋子里的东西,她一点都没动。老林躺过的藤椅还放在廊下,上面搭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;桌上的粗瓷茶壶里,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茶渍;墙角的木箱依旧锁着,里面装着那些泛黄的符谱和祖师爷的道袍。

仿佛只要她维持着原样,爷爷就只是出去“走脚”了,过几天就会背着行囊,摇着镇魂铃,慢悠悠地走回来,笑着叫她:“微丫头,爷爷回来了。”

可空荡荡的屋子和寂静的院落,都在无声地提醒她——爷爷不会回来了。

每天清晨,林微还是会像以前一样,早早起床,生火做饭。只是灶台上的铁锅,如今只需要煮一个人的饭。她会多盛出一碗,放在老林常坐的位置上,就像爷爷还在时那样。

“爷爷,今天我做了红薯粥,你尝尝。”她坐在桌边,小声地说着,仿佛对面真的有人在听。

没有人回应,只有屋梁上的灰尘在阳光中轻轻飞舞。

吃完饭,她就坐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,一遍遍地画符。黄纸用了一叠又一叠,朱砂研了一遍又一遍,手指被狼毫笔磨出了薄茧,符上的线条却依旧有些发颤。她想把符画得再好一些,再好一些,好像这样就能留住些什么。

墨墨总是安静地陪在她身边。

这只黑猫似乎比林微更能感知到失去。葬礼过后,它就很少像以前那样上蹿下跳了,大多数时候,只是趴在老林常坐的藤椅上,竖着耳朵,警惕地听着院子里的动静,时不时发出一声低低的呜咽,像是在寻找什么。

有一次,林微半夜被惊醒,发现墨墨不见了。她心里一紧,赶紧披上衣服出去找,结果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找到了它。黑猫蹲在树根旁,仰着头,望着老林下葬的方向,琥珀色的眼睛在夜色中亮得惊人,喉咙里发出细碎的悲鸣。

林微走过去,轻轻抱起它。墨墨的身体冰凉,还在微微发抖。

“爷爷走了,墨墨。”她把脸埋在黑猫柔软的毛发里,声音哽咽,“我们……我们以后要自己过了。”

墨墨像是听懂了,用头蹭了蹭她的脸颊,伸出舌头,轻轻舔掉她眼角的泪水。

日子就在这样的沉默和思念中,一天天过去。街坊们时常会过来看看她,张奶奶每天都会送些吃的过来,有时是两个热乎乎的馒头,有时是一小碟咸菜;瘸腿的老李会帮她劈好柴火,码在灶房里;送艾草的老妇人会教她辨认草药,告诉她哪些能治病,哪些能换钱。

他们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她,却又默契地不去触碰她心里的伤口。

这天下午,林微正在整理老林的遗物。

她打开那个落满灰尘的木箱,把里面的符谱一本本拿出来,晒太阳。这些符谱是爷爷留给她最珍贵的东西,纸张已经泛黄发脆,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,那是老林一笔一划抄录下来的,带着他特有的力道。

林微轻轻拂去符谱上的灰尘,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,仿佛能感受到爷爷的温度。她拿起一本《安魂符要义》,翻开第一页,上面除了绘制符的方法,还有几行小字,是老林的笔迹:

“微丫头,画符先画心,心不正,符则不灵。赶尸者,渡人亦渡己,切记,切记。”

字迹有些潦草,像是匆忙间写下来的,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力量。林微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,她赶紧合上符谱,把脸埋在膝盖里,肩膀微微耸动着。

墨墨轻巧地跳上石桌,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胳膊,发出轻柔的呼噜声。林微抬起头,泪眼朦胧地看着黑猫,伸手轻轻抚摸着它光滑的皮毛。

“墨墨,爷爷说,画符要用心。”她吸了吸鼻子,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,“可我现在……心好乱啊。”

墨墨只是安静地陪着她,琥珀色的眼睛里映着她的影子,仿佛在说:没关系,我在这里。

过了好一会儿,林微才渐渐平复下来。她把符谱一本本放回到木箱里,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。就在她准备合上箱盖的时候,手指触到了一个硬硬的、方方正正的东西。

她愣了一下,伸手把那东西拿了出来——是那部老林临终前交给她的旧手机。

手机的外壳是深蓝色的,边缘已经有些磨损,屏幕小小的,看起来有些年头了。林微之前一直把它收在箱子角落里,悲伤和忙碌让她几乎忘了它的存在。

她捧着手机,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外壳。爷爷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给她一部手机呢?他平时连电话都很少打,这部手机看起来也像是很久没用过的样子。

林微犹豫了一下,按了按开机键。

屏幕暗了几秒,然后闪烁了几下,终于亮起了微弱的光。屏幕上显示着电量不足的提示,还有一行小小的日期——正是今天。

她有些惊讶,没想到这手机还能开机。也许是爷爷去世前充过电?

就在她准备关掉手机节省电量的时候,屏幕突然亮了一下,弹出一条短信提示。

林微的心猛地一跳,下意识地握紧了手机。会是谁发来的短信?爷爷的朋友?还是……

她深吸一口气,点开了那条短信。

短信的内容很简单,只有寥寥几行字,字体是最普通的宋体,却看得林微心头一震:

“求助。望月山王家村,有女尸不安分,盼林师傅来。必当重谢。”

没有发件人姓名,只有一串陌生的手机号码。

林微的手指停在屏幕上,指尖微微颤抖。望月山?王家村?女尸不安分?这些词语像针一样扎进她的脑海,让她瞬间想起了爷爷教她的那些关于“起尸”和“镇煞”的知识。

“不安分的女尸……”她喃喃自语,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。

这是求助,是向“林师傅”求助。他们要找的,显然是爷爷。可爷爷已经不在了啊。

林微看着那条短信,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。有害怕,有犹豫,但更多的,是一种莫名的冲动。

爷爷教了她那么多,辨尸相、画符、应对起尸……她一直以为,这些只是爷爷留下的念想,是她用来怀念爷爷的方式。可现在,真的有人需要帮助,需要一位“林师傅”去处理“不安分”的尸体。

她能行吗?

她只是个九岁的小女孩,连独自走夜路都会害怕,怎么可能像爷爷那样,去处理一具“不安分”的女尸?

可是……如果她不去,那具女尸会怎么样?会一直“不安分”下去吗?会伤害到别人吗?

爷爷说过,赶尸匠的职责,是送逝者回家,是让不安分的灵魂得到安宁。这是积德的事,是凭良心做事。

林微的目光落在手边的镇魂铃上。铜铃静静地躺在石桌上,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这枚铃,爷爷用了几十年,它见证了无数次“走脚”,也镇住了无数次危机。

现在,爷爷把它交给了她。

“爷爷……”林微抬起头,望向院子上空,仿佛能看到爷爷慈祥的笑脸,“他们需要帮助。”

墨墨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心思,轻轻叫了一声,用头蹭了蹭她握着手机的手。

林微深吸一口气,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。

她不能让爷爷失望。不能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失望。更不能让爷爷用一生守护的传承,在她这里断了。

她点开短信,手指在小小的键盘上犹豫了很久,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下回复:

“知。明日到。”

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,林微感觉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。她把手机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,然后站起身,目光扫过院子里的一切。

她要准备一下。

爷爷的道袍,她的小号法衣,桃木剑,镇魂铃,符纸,朱砂,糯米……还有那些爷爷留下的符谱,或许也能派上用场。

明天,她要代替爷爷,去完成这次“走脚”。

夜色渐渐笼罩了青竹巷,老林家的灯亮了起来,昏黄的光芒透过窗户,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。林微坐在灯下,认真地整理着明天要带的东西,墨墨趴在她的脚边,安静地陪着她。

空荡的屋子里,似乎不再那么冷清了。因为有一种叫做“责任”的东西,正在悄然生长,填满了每一个角落。

林微知道,明天的路一定会很艰难,很危险。但她不怕。

因为她是林微,是老林的孙女,是湘西最后一脉赶尸传人的关门弟子。

她攥紧了兜里的手机,仿佛那小小的方块里,藏着爷爷的力量,藏着传承的希望。

明天,望月山王家村。

她要去那里,送一位“客人”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