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“我……”林晚的心跳瞬间窜到嗓子眼,指尖下意识攥紧了帆布包的带子,指甲几乎嵌进掌心。她设想过无数次身份暴露的场景,却没想过会这么突然,这么直接。

沈屹没等她否认,起身走到书架前,抽出一叠文件夹扔过来:“自己看。”

林晚迟疑着翻开,第一页就是“项目执行负责人赵磊工作失误记录”——去年因漏填验收数据导致项目延期,今年年初又错签了一份过期的设备采购合同。而这次的合规漏洞,恰好和设备采购的资质审核有关。

“赵磊是我带了五年的下属,”沈屹的声音从窗边传来,他正望着楼下的车水马龙,背影挺得笔直,“他妻子刚生二胎,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,这次是熬夜打游戏漏看了资质到期时间,怕丢工作才瞒着我。”

林晚愣住了。她卧底一周,通过翻看旧文件、旁敲侧击问同事,只查到“漏洞与赵磊有关”,却没想到沈屹会主动把底掀给她。

“总部派你来,无非是查有没有人故意舞弊、中饱私囊。”沈屹转过身,目光直直地看着她,“我可以给你完整的证据,包括赵磊的认错书、设备采购的流水记录,甚至供应商那边的沟通录音——但你得给我一周时间。”

林晚的呼吸顿住了。

“一周,够我完成整改,也够赵磊交接手里的工作。”沈屹的语气很平静,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,“别直接上报总部,就当……帮我个忙,也帮这个快散架的团队一个忙。”

第二次两难,比酒局上的选择更锋利地扎进心里。

答应他?就是违背督查职责的“越界”,一旦被总部发现,她不仅会失去工作,还会毁掉自己“守规矩”的名声——就像当年在律所拒绝模糊证据时,前辈说的“你这性子,迟早要栽”。

拒绝他?线索会彻底断了,沈屹必然会封闭所有信息,她的督查任务很可能以“查无实据”告终;更重要的是,她想起酒局上小李说的“沈总当年为护新人硬刚竞品”,想起刚才他提起赵磊时眼里的无奈,心里竟生出点不忍。

她抬头看向沈屹,他还站在窗边,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这个昨天还在酒局上对她施压的男人,此刻竟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——像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的胶片相机,看似坚固,实则藏着怕碰碎的珍视。

“为什么信我?”林晚突然问,声音有些发哑。

沈屹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酒局上你宁愿换酒得罪人,也不糊弄我;刚才说方案时,眼睛里全是‘这事儿我能担’的底气——你和那些只想混日子的人不一样。”
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而且,我查过你。政法大学毕业,在律所实习时因为‘认死理’被排挤,被合规部总监看中才入职总部——你比我更懂‘规矩’,也比我更懂‘人’。”

林晚攥着帆布包的手慢慢松开,指尖碰到了包里的钢笔。笔帽上的“守拙”二字硌着掌心,像在提醒她最初的决心。可她看着沈屹眼里的期待,突然想起母亲说过的“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”。

“一周。”她听见自己说,声音很轻,却很坚定,“我给你一周时间,但我要全程跟进整改,所有证据必须真实有效——如果发现你骗我,我立刻上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