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空气里弥漫开一股旧纸和墨香的味道。

我没理会众人错愕的表情,又打开了第二口,第三口。

三口大箱子,装的全是账册。

“这是……”三族公疑惑地站了起来。

“这是我们裴家名下所有商铺、田产、车船行,从我接手那一天起,到昨天为止,所有的流水总账、分类细账、出入库单、货运凭引、以及与官府往来的所有税引文书。”

我的声音很平静,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。

“每一笔,都有记录。每一张,都有存档。”

我从第一口箱子里,抽出最上面的一本账册,封皮上写着四个大字——“漕运总录”。

“二叔说,我们的船,在淮阴消失了。”我翻开账册,找到相应的那一页,“没错,王三船老大说的,基本属实。”

这话一出,裴嵩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。

“但是,”我话锋一转,“他只说对了一半。”

我把账册递给离我最近的四族叔:“四叔公,您看这一条。六月初三,福安号抵达淮阴码头。旁边,有我的朱笔小印,还有一行批注。”

四族叔接过去,念道:“‘货转平安号,改陆路运抵京城通州仓,避淮河下游水情。’这……”

“避水情?”裴嵩立刻反驳,“我怎么没听说淮河下游有水情?你这是托词!”

“二叔您日理万机,自然不关心这些小事。”我笑了笑,从小艾手里接过一张报纸一样的东西,“这是江南提督府邸报的抄录,五月二十,上面就发了预警,说淮河下游雨水过多,水位上涨,恐有汛情,劝过往商船暂缓或绕行。”

我将邸报抄录传给众人看。

“我让福安号在淮阴靠岸,是为了避险,更是为了这二十万两的货万无一失。这,算不算尽责?”

族老们互相看了看,不说话了。

裴嵩的脸色更难看了:“好!就算你是为了避险!那你为何要把货转给你娘家‘季’字号的船?这怎么解释?”

“二'叔,你真是年纪大了,眼睛也花了。”我叹了口气,从第二口箱子里,又抽出一本薄薄的册子,“这是我们裴家自己的车马行名录。四叔公,劳烦您再看看,我们自家车行里,有没有一支叫‘平安’的车队?”

四族叔翻开册子,很快就找到了:“有!平安车行,是……是咱们自家在淮阴的分支!专门负责南货北调的!”

“王三船老大,你识字不多,只看见旗子上半边落了雨,看不真切,把‘平安’的‘平’字,看成了‘季’字,也不是不可能。”我看着跪在地上的王三,他已经吓得面无人色。

“你……”裴嵩指着我,气得说不出话。

“二叔,还没完呢。”

我走到第三口箱子前,从里面取出一沓盖着红色官印的凭引。

“这是货船在淮阴卸货后,转陆路运输,报备淮阴漕运衙门和通州总兵衙门的‘水转路通关文牒’。上面清清楚楚写着,货品名录,数量,价值,承运车马行,以及预计抵达日期。”

我将那沓文牒,一张一张,放在桌上。

“二叔说,京城分号没收到货。我很奇怪,这批货,按计划,前天就该进通州仓了。就算路上耽搁,昨天也该到了。”

我看向裴嵩,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