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秀云的话像种子,在我心里悄悄发了芽。

但我深知,改变不能只停留在心态上,我必须拿出实际行动,而行动,需要盟友。

我的第一个盟友,自然是王衫贵。

再次找到他时,我换了一种完全平等的姿态。

“衫贵,老鸦坳的事,我听你们的,先放一放。”

我开门见山,注意到他明显松了口气。“但日子不能放下。咱们得想法子挣钱,你说对不对?”

他用力点头:“俺做梦都想!”

“我琢磨了,电商是个路子。但你一个人干不行,得形成规模,打出咱‘云雾村’的牌子。”

我拿出手机,给他看精心计算的收益预估:

“你牵头,负责联系各家各户收山货,严格把关质量。我负责平台、包装、物流和对外宣传。利润的大头,归你们各家。”

这一次,我没有丝毫提及自己的KPI,所有的说辞都围绕着他们的利益。

王衫贵的眼神热切起来,但随即闪过一丝犹豫:“大家……大家能信吗?而且,本钱……”

“ 信任是一点点挣来的。本钱我先垫!”

我斩钉截铁,这既是对他们的承诺,也是我对自己“投资”的加注——我必须用真金白银换取他们的信任和参与。

“你去跟大家说,就说我林哲说的,赚了钱是大家的,赔了,算我个人的!”

王衫贵带着消息去了,回来的反馈却并非一片欢呼。

有几户像刘千翩、秀云这样的人家,表示了谨慎的支持,愿意拿出少量山货试试。

但更多人家是观望和怀疑。

“网上哪能卖出东西?别是骗人的。”

“林干部自己垫钱?图啥呢?后面指不定有啥套等着咱呢。”

甚至有人私下劝王衫贵:“衫贵子,别傻乎乎被人当枪使,到时候得罪了山神,挣再多钱也没命花!”

我听着王衫贵有些沮丧地转述,心里不是滋味,但也能理解。

长期的封闭和贫困,磨蚀了人们对改变的渴望,滋长了更深的不信任。

我的“无私”,在他们看来反而更可疑。

尽管困难,项目还是磕磕绊绊启动了。

第一批愿意尝试的几户人家,把山货集中到了王衫贵家。

我和他连夜按照小芷发来的极其专业的标准进行分类、称重、打包。

小芷的存在,成了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。

她的指导依旧精准得不像凡人,仿佛对云雾村的每一种物产都了如指掌。

几天后,第一批订单终于陆续发出。

虽然量不大,但当王衫贵把第一笔分到的现金交到刘千翩手里时,我看到那个沉默的汉子脸上露出了罕见的笑容。

那一刻,院子里弥漫着一种微弱的希望之光。

王衫贵兴奋地规划着再多收些干货,我也暗自松了口气——这第一步,总算迈出去了,我的汇报也有了着墨的点。

就在这短暂的乐观气氛中,李洗像一道不和谐的阴影,再次出现了。

他没有看那些山货,也没有看高兴的村民,而是径直走到我面前,眼神不再是单纯的疯癫,而是带着一种深深的嘲讽和怜悯。

“引狼入室……呵呵……你还觉得自己做了天大好事?”他声音沙哑,只有我能听清。

“你又胡说什么!”我皱起眉,不想他破坏这来之不易的气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