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无微不至,体贴入怀。

谢云深看着她忙碌,最初那点怪异感早已被巨大的喜悦冲散,只剩下去奔赴那片有楚如烟在的土地的急切,对言寄欢的‘深明大义’更是满口赞誉。

离京那日,天色灰蒙蒙的。

谢云深跨坐在骏马上,一身劲装,意气风发,倒真像是要去干一番大事业。

他低头,对站在车辇旁的言寄欢道:“欢儿,等我回来。”

言寄欢微微一笑,仰头看着他,阳光照进她眼里,却暖不透那深藏的寒意:“一路保重。”

她看着他勒转马头,带着车队,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北去的官道,尘土扬起,模糊了他渐行渐远的身影。

直到再也看不见,言寄欢才缓缓收起嘴角那抹虚假的弧度。

等他回来?

不,谢云深,我们都不会再等你了。

你,也回不来了。

……

日子仿佛骤然平静下来。

京中对于新科状元放弃翰林清贵之位,主动请缨前往宁古塔那等苦寒凶险之地的举动,议论了一阵子。

有赞其有志气的,更多是笑其傻,揣测其是否在京城得罪了人,或是另有所图。

言家小姐深明大义、支持未婚夫婿奔赴前程的故事,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桩美谈。

言寄欢对外界的议论充耳不闻。

她退回所有谢家送来的节礼,以静心养性为由,闭门不出。

她开始重新拾起闺中时喜爱的书画,耐心陪着父母说话,仿佛真的安心等待着远方的未婚夫婿建功归来。

只有夜深人静时,她才会取出那把悄悄藏在枕下的、锋利无比的金钗——与前世插入谢云深喉咙的那支一模一样,在冰冷的月光下反复摩挲。

胸口的幻痛时刻提醒着她那场惨烈的背叛与死亡,支撑着她保持清醒,等待着她早已预知的结局。

时间一天天流逝。

北地苦寒,消息传递不便,但总有些许风声透过商队或是驿卒隐约传来。

起初是谢云深安全抵达宁古塔的消息。

他被授予一个从六品的闲职,位不高,但毕竟顶着状元的名头,倒也无人敢轻易怠慢。

后来,隐约有流言说,那位新去的谢大人,似乎与当地一位已嫁作人妇的楚姓女子过往甚密。

流言模糊,并未在京中掀起什么波澜,很快便消散了。

言寄欢听到时,正在临帖,笔尖一顿,上好的宣纸上洇开一团墨迹。

她面无表情地换了一张纸,重新开始写。

果然,狗改不了吃屎。

即便重来一世,他谢云深只要到了楚如烟身边,就依旧控制不住他那点心思。

这样,很好。

三个月后的一个午后,天色阴沉得厉害,像是要下一场大雪。

言寄欢正坐在窗前看书,忽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,夹杂着父亲骤然拔高的声音和母亲一声短促的惊呼。

她放下书,心脏莫名地开始剧烈跳动,一下,又一下,撞击着胸腔。

来了。

4 雪中决断

她整理了一下衣裙,神色平静地走出房门,朝着前厅走去。

还未进门,便听到兵部前来报信的小吏沉重而急切的声音:“…宁古塔突发暴乱!一群被流放的悍匪纠结了部分戍卒,趁夜烧杀抢掠,规模极大,当地官府猝不及防,死伤惨重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