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巷尾初遇
林小满蹲在“拾光书店”斑驳的木门前,指尖反复摩挲着门板上褪色的“光”字。初秋的风卷着梧桐叶落在肩头,她望着巷口川流不息的车流,鼻尖忽然泛起酸——这是父亲留下的书店,也是她在这座大城市里唯一的根,可现在,它快要撑不下去了。
“姑娘,还开门吗?”
清冽的男声在身后响起,林小满猛地回头,撞进一双盛满温和笑意的眼睛里。男生穿着简单的白衬衫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腕间一块旧手表,怀里抱着几本泛黄的建筑画册,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扬,像极了老照片里的少年。
“开、开的。”林小满慌忙起身,拍了拍牛仔裤上的灰尘,“您随便看,我们这儿什么书都有。”
男生点点头,轻手轻脚地走进书店。阳光透过老式玻璃窗洒进来,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暖光,他指尖掠过书架上的书脊,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易碎的珍宝。林小满看着他的背影,忽然觉得这间冷清了许久的书店,好像又有了点生气。
“请问有《城市角落的建筑故事》吗?”男生转过身,手里拿着一本磨损严重的《诗经》,眼里带着几分期待。
林小满愣了一下,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的书,也是书店里最冷门的一本,她赶紧点头:“有的!在最里面的书架,我帮您拿。”
她踮起脚尖从顶层抽出那本书,递过去时,男生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,两人同时愣了一下,又迅速收回手。
“谢谢。”男生接过书,翻开扉页,看到上面父亲留下的娟秀字迹,眼底闪过一丝惊喜,“这本书的批注……很特别。”
“是我爸爸写的,他以前是建筑系的老师,后来开了这家书店。”林小满的声音低了些,“他说,每座建筑都有故事,就像每本书都有灵魂。”
男生抬头看她,眼神里多了几分温柔:“我叫沈知行,是个建筑设计师。”
“林小满,‘小满’是二十四节气里的那个。”她笑了笑,露出一对浅浅的梨涡,“我爸爸说,小满最好,不疾不徐,刚刚好。”
那天下午,沈知行在书店待了很久。他和林小满聊父亲留下的批注,聊巷子里的老建筑,聊城市发展里被忽略的角落。夕阳西下时,他拿着书准备离开,走到门口又回头:“林小满,你有没有想过,让这间书店,变成更多人心里的‘小满’?”
林小满愣住了。这阵子,她满脑子都是房租和营业额,从来没想过“改变”这件事。
沈知行留下了联系方式,说如果她愿意,他可以帮忙重新规划书店的布局。林小满捏着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,指尖微微发烫——也许,这束突然照进巷尾的光,真的能照亮书店的未来。
2 书店新生
接下来的日子,沈知行成了书店的常客。他带来设计图纸,将原本拥挤的书架重新排列,留出了靠窗的阅读区;他找来朋友帮忙修补漏雨的屋顶,还在门口种上了几盆向日葵;他建议林小满增加“旧书交换”和“故事分享会”的活动,让书店不止是卖书的地方。
林小满也渐渐忙碌起来。她整理父亲留下的旧书,在每本书里夹上手写的小卡片,写上父亲的批注或是自己的读书心得;她联系附近学校的老师,准备周末的儿童读书活动;她学着拍短视频,记录书店的日常和巷子里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