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拿起桌上的那支派克钢笔,还是我送他的生日礼物。笔身冰凉,一如他此刻的心。我没有再看合同上那些关于股权和补偿的条款,只觉得无比讽刺。我直接翻到最后一页,在乙方的位置上,一笔一画地签下了我的名字——林未。
“好。”我站起身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,用尽全身力气,一字一句地告诉他,“沈修,这是你选的。你别后悔。”
他放在桌下的手似乎猛地蜷缩了一下,喉结滚动,但脸上依旧是那副冷漠至极的表情,甚至连一丝裂痕都没有。
我没有拿一分钱的补偿,尽管这家公司有我一半的心血。我挺直了背脊,像一个战败却不肯低头的士兵,走出了这间由我们亲手布置的办公室,走进了那片滂沱的雨幕中。
雨水混着泪水,模糊了我的视线。
我以为我会就此沉沦,但没有。在出租屋里昏睡了两天后,我擦干眼泪,将所有关于沈修的东西都打包扔掉,只留下了一样——“方舟系统”的完整技术方案和所有迭代版本的源代码。
这是我的心血,我的孩子,不是我爱情的陪葬品。
一周后,我化上精致的妆,换上崭新的职业装,拿着这份方案,走进了“启航科技”最大的竞争对手——“星海科技”的总部大楼。
2 逆袭星海
三年时间,足以改变很多事。
我从“星海科技”一个空降的项目经理做起,凭借着对“方舟系统”的深度优化——我称之为“星尘计划”——以及几次漂亮的商业狙击,一路做到了技术研发部的总监。
我不再是那个跟在沈修身后,为他处理好一切后勤、满眼都是他的小女人。我穿着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,踩着七厘米的高跟鞋,带领着我的团队,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商战中攻城略地。我学会了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,也学会了在酒会上笑意盈盈地与人周旋。
而沈修的“启航科技”,在我们凌厉的攻势下,市场份额被一再蚕食,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。
我们成了商场上人尽皆知的死敌。
在各种觥筹交错的商业酒会上,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。
他总是站在人群最耀眼的地方,身边围绕着奉承的、试探的各色人等,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,却总像一张无形的网,穿过攒动的人头,牢牢地锁住我。
那眼神复杂得让我心惊,里面有我看不懂的悔恨、痛苦和挣扎。
但我早已学会了熟视无睹。对他而言,我或许只是一个亲手塑造的、最成功的敌人,他的复杂情绪,大概是源于这种失控的成就感吧。
今晚的科技峰会晚宴,我作为“星海”的代表出席。
“林总监,久仰大名。”一个温润的男声在身侧响起。
我回过神,对上了一双含笑的眼睛。“星海”的新任CEO,陆泽。他年轻有为,行事果决,是董事会请来对抗资本寒冬的王牌。据说他有海外背景,手段狠辣,上任三个月就砍掉了两个不盈利的部门,整合了公司资源,让股价逆势上扬。
“陆总。”我朝他举了举杯,对他保持着职业的尊重和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