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被遗忘的号码与无声的牺牲
窗外的雨冰冷刺骨,敲打着玻璃,如同无数根细针,扎在林静三十三岁却宛若孩童的心上。
她蜷缩在书房旧沙发的一角,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睡衣,那只萎缩畸形的左手无意识地藏在了身后。
右手的手指,正一遍遍摩挲着一本厚重相册里那张边角卷曲、颜色泛黄的老照片。
照片上,阳光明媚,年轻的父母笑容灿烂,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阴霾。
年仅十岁的她,扎着两个可爱的羊角辫,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天真无邪。
而她怀里,紧紧搂着一个三四岁模样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——她的弟弟,林磊。
小男孩依赖地靠着姐姐,脸上是全然信任的笑容。
那是那场吞噬一切的巨大地震前一个月,全家最后一次去公园踏青时拍下的。这张照片,是林静关于“幸福”最完整、也是最疼痛的记忆。
二十三年了。那场天崩地裂不仅夺走了无数生命,也彻底碾碎了她的未来。
废墟之下,是她用自己十岁孩童单薄的身躯,死死护住了吓呆了的弟弟。
坠落的水泥楼板无情地砸中了她的头颅……她活了下来,奇迹般地,但代价惨重——部分受损的脑组织被切除,智力发育永远停滞在了十岁,左手神经严重损伤,萎缩畸形,再也无法恢复如初。
她成了父母口中“捡回来的一条命”,也成了这个家庭沉重而甜蜜的负担。
最初的几年,父母眼中是痛彻心扉的爱与怜惜,恨不得将全世界都补偿给她。
医生曾委婉暗示,她这样的状况,或许活不过二十岁。
这句话像魔咒,让父母将所有的愧疚和纵容都倾注在她身上。
弟弟林磊的玩具,她可以随意抢走,哪怕弟弟哭闹,换来的也是父母“姐姐身体不好,你要让着她”的训斥。弟弟想和同龄小伙伴出去踢球,却被要求必须留在家里,陪姐姐玩那些幼稚的、一遍又一遍的捉迷藏。她懵懂地享受着这种“特权”,却看不到弟弟眼中日益累积的委屈和渐渐暗淡的光彩。
然而,林静的生命力顽强得超乎所有人想象。她跌跌撞撞地活过了二十岁,活到了二十五岁,三十岁,直到如今的三十三岁。医生的预言落空了,家庭的负担却与日俱增,逐渐变成了无法呼吸的枷锁。
弟弟林磊,就在这种长期被忽视和牺牲的环境中,沉默地长大。他学业优秀,工作努力,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。
然而,每当谈婚论嫁,对方家庭一听说他有一个需要长期照顾、智力残疾且身体有缺陷的姐姐,所有的优点便瞬间蒙上阴影。
介绍人面露难色,女方家长婉言谢绝,“底层人群”、“负担太重”这些标签,像冰冷的烙铁,一次次烫在他的心上。
几次濒临成功的恋情,都因此无疾而终。
林静能清晰地感觉到,家里的空气越来越粘稠,越来越冰冷。
妈妈王秀娟,曾经温柔爱笑的脸上,如今刻满了愁苦的皱纹,时常对着她发呆,然后发出一声沉重得能压垮人心的叹息。
爸爸林建国,回家越来越晚,身上的烟味浓得呛人,沉默得像一块石头。而弟弟林磊,几乎不再正眼看她,偶尔视线扫过,也带着一种让她害怕的冰冷和疏离。他不再叫她“姐姐”,取而代之的是“她”,或者那个更伤人的——“那个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