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而这一切,都被诊所里无处不在的、经过伪装的摄像头,清晰地记录了下来。

当然,录下来的视频,是没有声音的。

三天后,一份“绝密”的资料,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,被高价卖到了陈森的手中。

资料里,是苏曼在这家心理诊所的“诊疗报告”,以及一段经过剪辑的、无声的监控视频。

报告上,主治医师用专业的术语,描述了苏曼的“病情”:长期活在父亲自杀的阴影中,导致其产生严重的精神分裂和被害妄想症。她臆想出了一个针对天盛资本董事会的“复仇名单”,并将现实中的商业调查,当成了自己幻想中的“复仇游戏”。

报告最后的诊断是:二级精神病人,具有潜在的暴力和自我毁灭倾向。

陈森看着这份报告,又看了看那段视频里,苏曼时而微笑,时而沉思,时而又眼神空洞的画面。

他信了。

一个疯子。一个活在自己幻想里的,可悲的疯子。

他忍不住放声大笑。原来,这才是真相!他一直提心吊胆,严阵以待的敌人,根本就是一个精神病人!

王海福和李盛的倒台,不过是这个疯子运气好,歪打正着而已!

陈森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。他觉得自己已经洞悉了苏曼最大的秘密。一个疯子的指控,在法律上,是没有任何可信度的。

他觉得自己,已经赢了。

5

掌握了苏曼是“精神病”这个“王牌”后,陈森彻底放下了心。他甚至开始觉得苏曼有些可怜。

他决定,要用一种“体面”的方式,来解决这个“麻烦”。

他将那份伪造的诊疗报告,匿名泄露给了几家与天盛资本关系密切的财经媒体。他要利用舆论,将苏曼塑造成一个因家庭变故而精神失常的可悲角色,从而让她所有的指控都变得荒诞可笑。

同时,他在董事会上,以“关心员工心理健康”为由,提议公司对苏曼进行强制性的心理评估。

这无疑是一招釜底抽薪。一旦苏曼被贴上“精神病”的标签,她就会彻底丧失在公司的立足之地,更别提什么复仇了。

张维霖对这个提议,不置可否。他只是深深地看了苏曼一眼,似乎想从她的脸上,看出些什么。

苏曼的反应,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
她没有愤怒,没有反驳,甚至没有丝毫的惊讶。她只是平静地看着陈森,就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。

“可以。”她说,“我接受公司的心理评估。不过,我有一个条件。”

“什么条件?”陈森心中冷笑,死到临头了,还想谈条件?

“评估,需要由第三方权威机构来进行。而且,为了保证公平公正,”苏曼顿了顿,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微笑,“我建议,在座的各位,都和我一起,接受评估。毕竟,在这么高压的环境下工作,谁还没点心理问题呢?陈总,您说对吗?”

陈森的笑容,僵在了脸上。

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。这个女人的反应,太过平静了。平静得,就像一个猎人,在欣赏着猎物一步步走进自己设下的陷阱。

但事已至此,他已经没有退路。他相信自己没有任何心理问题,更相信自己手里的那份“证据”。

“我同意。”他咬着牙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