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静的脸色,沉了下去。
我看着他们,忽然觉得很可笑。
一场为了修复家庭关系而策划的旅行,还没开始,就已经充满了强迫和不满。
这趟旅行,真的会开心吗?
“我不去。”我放下筷子,平静地说。
两个人的目光,瞬间都聚焦在了我身上。
“为什么?”林卫国的眉头,拧成了一个疙瘩。
“我不想去。”我说,“我周末,跟同学约好了。”
“约了什么?比一家人出去玩还重要?”
“对。”我点了点头。
林卫国的脸色,彻底黑了。
“林墨!”他猛地一拍桌子,盘子都震得跳了一下,“你别给脸不要脸!我为了你,推了多少重要的会,你知道吗?”
“我没让你推。”我看着他,一字一顿地说,“我也没求着你,带我出去玩。”
“你……”他被我噎得说不出话来,气得胸口剧烈起伏。
“爸,妈。”我站起身,看着他们俩,“你们知道,这张问卷里,我打分最低的一项,是什么吗?”
他们都愣住了。
“是‘你是否觉得,你的父母,是真正地在互相尊重和相爱’。”
“我给了,1分。”
“因为,你们之间,早就没有爱了。只剩下,责任,习惯,和无休止的,互相指责。”
“你们以为,一场旅行,几件礼物,就能粉饰太平吗?”
“你们别再演了,好吗?”
“我看着,累。”
说完,我转身上了楼。
这一次,身后,没有叹息声。
只有死一样的,寂静。
我知道,我刚刚说的那些话,比那张58分的问卷,更像一颗炸弹。
一颗,足以把这个家,炸得粉身碎骨的炸弹。
5
第二天,班主任找到了我。
她说,我爸妈早上一起给她打了电话,帮我请了假。然后,又分别给她打了电话,互相指责对方没有教育好孩子。
“林墨,你家里,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”班主任小心翼翼地问。
我摇了摇头,“没事。”
下午的心理拓展课,陈默老师没有讲课。
他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,叫《阳光普照》。
电影很压抑,讲的也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。
电影结束,教室里很安静。
陈默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后感,题目自拟。
我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,在作文本上,写下了我的题目:
《我家没有太阳》
我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,我只是把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,无处安放的情绪,一股脑地,都倒在了纸上。
我写我家那盏巨大的水晶灯,它很亮,但没有一点温度。
我写我爸的手机,那块小小的屏幕,像一堵墙,把他和我们隔绝在两个世界。
我写我妈的洁癖,她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,也把所有的温情和生气,都一并扫了出去。
最后,我写道:
“电影里的哥哥说,他把所有的好,都给了别人,把所有的阴暗,都留给了自己。我觉得,我也是。在学校,我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,同学眼里的好班长。我阳光,开朗,乐于助人。但只有我自己知道,当黑夜降临,当那盏没有温度的水晶灯亮起时,我的心里,有多冷。”
“我的家,没有太阳。它只是一个,被灯光照得很亮的,黑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