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
“现任女友是两年前认识的,据她说两人感情不错,原计划年底结婚。”

“现场涉及多处。天台未见打斗痕迹,凌晨地面有露水,未能提取到有效脚印。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20小时,但因尸体被冷冻过,具体时间待进一步检验。因此天台大概率不是第一现场,凶手应是死后将尸体吊挂于此。”

“18楼无人居住,经房主同意入内勘查,所有窗户均内锁,栏杆积灰均匀,排除凶手从此处出入的可能。”

“17楼是群租房,被二房东隔成数间。尸体正对中间一户,住的是一对在KTV工作的情侣。二人昨晚有完整的不在场证明,KTV监控显示他们彻夜在岗,基本可排除嫌疑。”

“16楼是独居女孩夏叶,职业是网络作家,几乎足不出户,除取快递、倒垃圾外很少出门。虽与父母同住一栋楼,但交流不多,与母亲联系稍多,与父亲仅点头之交。”

“目前发现的特殊点有二:一是死者颈上有两道明显勒痕,应系先被勒死而后悬吊;二是绳结为标准的双套结,俗称猪蹄扣,常见于建筑、航海领域,承重好、不易松脱。”

“初步情况就这些。”小陆说完便退到一旁。

老刑警追问:“天台、电梯、小区监控呢?”

“监控硬盘已经调来了,还没详细查看。”小陆指了指桌上的U盘。

“行,等下我来跟。”

老刑警朝姜厄铭递了个眼神,姜厄铭起身走到白板前,在“张明”和尸体照片上画了两个圈:“死者社会关系复杂,接触人群广。小陆,你和老张一起摸排他的关系网,重点查他女友的社会背景及两人真实感情状况,身边人的话有时比当事人更可靠。”

“另外,裹尸白布的来源查了吗?”姜厄铭问。

“还没有。”小陆起身答道。

“小林,你跟进白布这条线。要裹住一个一百四五十斤的成年男性,这布尺寸不小,查查是医院的裹尸布,还是特定场所使用的类型,尽快溯源。”

“我再去走访所有目击者和相关楼层住户,看有没有遗漏的线索。”

“收到!”

任务分派完毕,众人陆续离开。

老刑警独自站在白板前,盯着尸体照片,面色凝重。

原本已拿起帽子要走的姜厄铭见状,折返回来:“陈队,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?”

“暂时说不上来,”老刑警压低声音,“我只是担心,这案子……会不会只是个开始。”

“既然担心,我们就尽快把凶手揪出来。”姜厄铭转身快步出门。

“好,你那边问完来找我,一起去法医那边看看!”

“明白!”

第三章 一抹印记

从警局出来,夏叶在小区门口的药店买了头痛药和止痛药,又顺便在旁边的超市捎上一条烟,拎着这一小袋“续命物资”往家走。

回家要经过一条半露天的长廊,那儿常年聚集着一群退休的老人,平时总是叽叽喳喳热闹得像菜市场。

可今天,夏叶一走近,喧哗声就像被掐断了电源,戛然而止。

一双双眼睛或明或暗地投向她,彼此间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色,气氛陡然变得微妙而安静,只剩一条不懂事的小狗还在汪汪叫。

夏叶可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主儿。